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柳枝 (第1/2页)
到三月底的时候,钟家人返乡的日子终于到了。 送别走水路离京的人,往往都在通州码头送行。那里有一截官马大道,东边有个酒肆茶楼,专门为饯行的人准备的。 此次钟澄举家搬离,来送行的许坚一家,早早就到了。许大奶奶带着女儿到二楼的隔间,陪着钟家的女眷说说话。 两家的男人则在下面的厅堂里,把盏话别。 许坚举杯道:“澈之此去,不知何日再能相会。兄弟敬一杯,祝你一帆风顺。待它日桃李遍天下之时,朝廷必定会为你旌表。” 右手接过满盏的酒水,钟澄抬头一饮而尽。 “衡毅,有句话藏在澄心中许久。今日若再不倒出来,怕是往后没机会了。”他低下头,压了声量,凑到对方耳边,“那日澄被召见,听陛下之意,似乎准备励精图治,整顿吏制了。如今杨党覆灭,圣上绝对不会,再让内阁权力过大。衡毅听澄一言,切不可卷入朋党的漩涡之中……” 许坚眼眸一亮,拱手道:“兄弟也是这样想的。去年江南启程之际,家父就告诫过了,要我秉承许家的传统,世代只为纯臣。决不参与到权力之争中去。未曾想与澈之的想法不谋而合……” “还有一句,东宫那位只怕不是善与之辈。当纯臣固然是好,也不能轻慢了他。你看短短几年时间,就扳倒了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大树。恐怕也是有暗中的……望兄弟私底下也要谨言慎行才好。” “你是说……”许坚眼里俱是惊色。 钟澄没有再作声,意味深长地望着他点了点头。 许坚感激地朝对方抱了拳。忍了又忍,最后还是问出了口:“澈之大好年华,正是为国效力的时候,何故作此壮士断腕之举?” “澄这也是极重难返,再说在家乡授业,也是为朝廷出力的一种。何必在意是在朝还是在野……”钟澄黯然地垂下眼帘,“今后天高水远,澄当一名逍遥于江湖的白衣,本本分分做个教书夫子。岂不快哉?!” 最后,许坚拿出了一封函:“这是我写给在淮安内兄的引荐信。他如今在漕运总督府。他当个四品的漕运使。若有难处,澈之可去找他帮忙。” 钟澄也没推让,一拱手朝他拜到:“多谢衡毅为兄弟着想……” 这时,在外面张罗的钟府管家徐元寿,匆匆进堂内禀报。 “老爷。汪家的姨老爷来了,还有表少爷。”说毕,若有所指地朝西方的官道那边望了望。 两人相携而出。果然。汪家父子还有任家的几位,正从两辆马车的车厢里钻了出来。 杨景基父子三天前被处以极刑。作为他们的直系亲属,汪夫人在家闭门不出,算是为亲人守孝。连meimei离京也没来送行。 钟澄决定,将柳明胡同的宅子卖了。又遣散一些仆役丫鬟。杨氏的部分嫁妆查封后,她把剩下的变卖了,折成银子,换成银票随身带在身上。到岸边后,杨氏领着一贴身的仆妇,带着几个孩子就上了船。 妙如则和宋氏留在外面招呼送行的女客。 临走前的两三天,久不露面的薛菁找上门来。 她给妙如送上一撂银票,也没多说什么,就匆匆离去了。原来是她哥哥薛斌,托她亲手送来的。是当初画资入股天香居这些年的红利。 望着乌眼鸡似的小姑娘来去匆匆,妙如忍不住暗地里摇了摇头,无可奈何的随她去了。 问明钟府女眷的所在。白绮拉着小姑子任晔,就朝楼上走去。 许大奶奶正陪着宋氏在聊天。妙如正和许怡心在房间的另外一侧,聊着女孩子的私房话。 拉着对方的手,许怡心依依难舍:“妙jiejie,心儿刚来你们就要走了。这下又要落单了,京里也没几个熟人。真没意思!” 妙如站在她的处境上想了一想,的确如此,不禁有些同情她。拍了拍两人交握着的手,劝慰道:“我刚来时还不是这样!用诚心去相交,朋友自会慢慢多起来的……况且你这般活泼可爱……” “哎呀,妙jiejie,我都十二岁了,还用‘可爱’这词来哄我……”夸得许怡心有些不好意思,故意板起脸来,嗔怪道。 “我错了,老记得你六七岁时的样子……”妙如拉过她,马上作自我检讨。 “对了,这里有几封我给汩润书院同窗的信和礼物,还有给先生的。jiejie帮心儿转交吧!”说着,她让身旁的丫鬟取出东西。 妙如双手接过,叫来莲蕊,让她下楼到船舱,放进自己行李里面。 白三娘带着任晔走到门口时,看见便是分置两处的各自话别的场面。她用眼睛扫了一圈,竟没发现杨氏母子三人,心中不由得有些奇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