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扬镳 (第2/2页)
复薄待仪弟。mama你也看见了,自从他认回后,对咱们母子哪一次有过好脸色?!不是怒目而视,就是冷言冷语对的!” 妤如想到这里,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子勇气,冲着钟澄喊道:“是啊,一点钱财就收买了大家人心,连亲生弟弟都要计算着赶出家门!” 这话一出,明俨、妙如和钟澄都愣了神。妤如见他们没听懂,又补充道:“不就是容不下其他弟弟吗?爹爹,您得为仪弟早作筹划,不然,将来还不知他到哪去乞讨呢!” “你……”指着妤如的鼻子,钟澄气得说不出话来,“出去,嫁人还不安份。这话是你说的吗?! 妤如扑嗵一声跪下,梗着脖子嚷道:“女儿自会出去的!只是临走之前,希望仪弟得到他应得的。省得将来被扫地出门,流落街头。也没个地方说理去。” 钟澄指着她:“好好,都怪为父姑息,如今养成你这样拎不清的性子。你倒是说说看,要怎样你才肯依?!” 妤如扫了众人一眼:“你们不愿看见我们姐弟,我们也看着你们就生厌。不如爹爹把仪该得部分给他,让他早点分出去!大家分道扬镳!省得将来,这家里没仪弟的立锥之地。” 听到这话,钟澄痛心疾首。 他费老大力气,在族谱记名上做作一番。为的是就是仪儿他们姐弟。想着等将来他过世的时候,当着族老们的面。丢个话让俨儿善待兄弟,俨儿就是心里再有怨恨,对老父的遗言,怕是也不敢不从。再加上宗谱上的记名,更加佐证他生前的此番心愿。 到时明俨在官场历练已久,为人想来也磨得圆润变通许多,即便不乐意这样做,迫于礼教舆论上的压力。也不敢丢下仪儿他们不管。 没想到记名的事。先是遭到泄密,他这一番苦心,不仅没受到任何人理解。反而引得俨儿强烈反弹,甚至把他三弟带离家中。现在,又来了这位拎不清的二女儿,来搅和一场。 他不由将目光投向大女儿。 妙如在旁边一直沉默不语,她正在暗自琢磨妤如的动机。 照说妤如的夫家从商,有当官的舅兄帮衬,是最好不过的。此番妤如回娘家,到底所为何事呢?此番作为,倒让人匪夷所思了! 她望了望明俨小两口,还有明偲的表情,均是惊讶不已的样子。再看父亲钟澄,朝她望过来,心里顿时清醒了几分。 这是让她来表态呢! 扫了妤如一眼,妙如走到父亲跟前,向他行了一礼,说道:“既然她有这意愿,爹爹何不成全了他们!多分一些给他想来大家也没意见!” 明俨忙不迭地表态:“没问题!” 明偲跟在他后头点头附和。妙如又在旁边补充了一句:“不过,最好立下文书,省得到时扯不清,又要拉来族人评判,闹出笑话让人看热闹了去!” 明俨听了,走过来表示支持:“对,对!meimei说得没错,爹爹就给他们一个安心吧?!省得有人老朝咱们身上泼赃水。meimei都是出嫁的人了,还被人无辜扯进来。” 扫了一眼旁边呆若木鸡的大儿媳,钟澄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许多年以后,妤如的女儿说亲,被不少人家瞧不上出身的时候,她才想起今天这一幕,那时她肠子都快悔绿。暗暗埋怨自己,当年怎地一根筋,被人一调唆,一门心思就跟娘家兄弟姐妹断了往来。害得后来,在婆家她又吃了许多苦,儿女的亲事不顺遂。 接下来,明伊顺利过继到三房二老爷钟泽名下了。不忍心人家骨rou分离,钟谢氏离家进京时,仍旧将明伊托付到宋氏手中。 这结果也算皆大欢喜,起码钟澄是这样想的。这些年来,五房欠二嫂的恩情良多。有这两位大的当领头羊护着,余下的几名弟妹,将来日子过得应该不会太差?!尤其是这一番闹腾,宋氏总算是消停下来了。 日子转眼到了三月,妙如决定带着两孩子,赶到苏州府的吴江,去探望在那儿养病的公爹。 马车行在官道上,一路上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这种场景,两小家伙是最开怀的,箍在乳母怀中,看着外面的风景,一路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爹爹……”毅儿冲着外面喊道。 妙如倏地一惊,赶忙撩开窗帘,满怀希翼望出去,哪里有罗擎云半点影子? 乳娘苗mama在一旁解释道:“大少爷指的是蝴蝶呢!” 妙如哑然失笑,不禁陷入怔忡。 这一个月来,他们爹爹没了音信。就是路上耽误了,也早该来个信,让他们好安心啊!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问丈夫留下的亲兵袁德,他也不知其中缘故。 最后,妙如还是决定,去吴江后跟公公汇和,再做一番计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