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No.135 三月初三 (第1/2页)
虽然已是阳春三月,但天明得并不太早。天尚未亮,长安城还沉浸在安宁的静谧里,马宅的管家孙立元却早早地就起了榻,穿好衣衫匆匆地赶到下人集散的大房里去安排事务。 今天下人们也早就起了。昨日孙管家已经初步分配和交待了今天的任务,所以不少下人已经各自忙了起来。今天是三月初三,是马宅的主人马老先生的六十大寿,是个需要好好筹备,不能出现闪失的大日子。 马老先生是一介寒儒出身,年轻时即在学堂教书为生,依理是住不得这样一个大宅子的。可也算是老先生一生为人正直,传道授业解惑积下了福德,女婿柳慕青入仕,做了十年小官之后,终于在四十岁的时候,得庙堂高位赏识,晋了户部侍郎的官职。 户部侍郎的品级是正四品下,是朝中的大员。柳慕青在这个位子上做了三年,为人勤勉清廉,多受好评。所以去年新帝即位,依然用他,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假以时日,柳大人的步步高升是迟早的事。 这柳大人倒真是个重情义的人。妻子马氏在他困顿的年代与之相濡以沫,岳丈马老先生也未少给予支持和指点,他发达后,便一直与妻子举案齐眉,恩爱美满,从不在外拈花惹草,一向被传为庙堂佳话。对于岳丈马老先生,柳侍郎也在长安城生活方便的地段为之置了这座宅邸,请了管家和下人伺候,让老两口安享晚年。 对于这个女婿。马老先生心中一直爱得不得了。今日六十寿诞。晚间要摆宴席。请亲朋好友来热闹热闹,柳慕青大人自然也是要来的。虽说都是自家人,可柳大人毕竟是朝中四品官员了,所有的筹备工作都要精心安排,不能让这位女婿贵人在亲友跟前失了面子。 其实准备工作早几天就开始了,因为今天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孙立元一大早就在各处逡巡着督促检查。先是去厨房检查餐宴的菜单酒水,看主料备齐没有。哪些必须保证新鲜的食材需当日采买,不要落下了,又去会客、宴客的场地查看布置得如何。不知不觉,就快到中午了。 孙立元擦了擦额角渗出的汗水,平缓了一下由于用脑过度而带来的心慌感觉,又步履匆匆地往后门赶去。这会儿应该是约好的刘家菜肆过来送菜的时间,因为是刘家菜肆的长期主顾,每天最新鲜的菜蔬都是偏心地留给马宅。 今天刘家菜肆答应送些上好的山珍。近来这山珍难集,好货是买都买不到的,所以仅让下人去接。总显得轻慢了,还得孙立元亲自去客气几句。方能显出诚意。 路过北厢房的时候,孙立元忽然听到了奇怪的交谈声。 “嘿我说王荣,你欠的这钱款,拖来拖去,等下崽儿呐!” 是西市臭名昭著的泼皮无赖何七会的声音。 “兄弟,再宽限个两三日,这两天手头实在是紧……” “你哪天手头不紧?多少有些钱,便要拿了去赌!” “最多三日,最多三日必定筹齐!” 孙立元听得了,也假作没有听到,摇摇头走了过去。 这王荣,正是马老先生家中的第二位姑爷。同样是女婿,王荣与柳慕青相比,为人的差距不啻于天上地下。 柳慕青大人博学多识,才高八斗,虽身居高位,为人却宽厚踏实。可这王荣,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终日里与些不三不四的人混迹在一处。 王荣今年也是三十有三,已过而立之年,却讨不得一份正经的差事。柳慕青感念连襟之谊,托了人,为他谋了几份差,可王荣好吃懒做,没有一份做得下来。现在,王荣和妻子就寄住在岳父马老先生家里,马老先生也拿他没办法。 这肯定又是在外头赌输了吧,孙立元叹了口气。家里的账也都要经孙立元过目的,家中的许多亏空都是为了贴补王荣在外头惹的祸事。 午时已过,家仆通报,道是姑爷柳大人提前到了,马老先生忙携着孙立元一同迎了出去。马老先生虽已是花甲之年,但文人之风丝毫不减当年,他整衣正冠,步履有序,耳不侧听,目不旁视,看上去仍煞是风雅。 柳慕青身着便装圆领袍,下得轿来,先回身将妻子马氏从轿中扶下,夫妇二人一同向老先生行礼问安。老先生忙伸手搀扶,迎得女儿女婿回厅堂说话。 由于许久没见过母亲了,马氏自回内室与母亲见面,留下柳慕青在客厅里与马老先生交谈。二人虽为翁婿,但多年以来都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孙立元在一旁亲自伺候着茶水,听得二人絮絮叨叨地聊着些日常之事,想到坐着的这位是一位朝廷大员,说话却这般平易,心中不由也甚是感慨。 柳慕青提到,户部本就杂务很多,去岁新帝登基,朝堂有些混乱,杂事就更多,所以现在确实是cao劳得很。户部共尚书一人,侍郎二人,掌天下土地、百姓、钱谷之政、贡赋之差。柳慕青因细心踏实,负责的是度支和仓部,仅度支、也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