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姻缘天定_第七十三章 刘邦美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刘邦美名 (第2/2页)

他们戚家的男人都是有去无回,眼看就要饿死了,我们刘亭长见她可怜才把收她为二房,才有口饭吃救了她一命。”

    “你就随便上点吃的吧!我们还要赶路呢!”张良觉得他说话啰嗦打发他走。“好咧!”店小二应了声就走了。

    “什么叫救她一命?这明明是乘人之危嘛!”玉绣不屑地说道。“刘邦!嘿!”张良心里想着事情,忽觉好笑地说:“刘邦!这个名字起得好!”“哦?”玉绣一听,也来了兴趣,问:“怎么个好法呀?说来听听!”她不相信一个名字能让他这么好笑。

    张良用茶水在桌上写下刘邦二字,说:“‘刘’有文有武,‘邦’三人一条心。若是有心人万事皆成!这个名字起得还不好,还有什么名字好呀?”他淡雅地笑了笑,但是当他想起刚才他想要轻薄玉绣时的样子,就不得不摇摇头。

    玉绣看了看桌案上的字迹,很不屑地说:“不对吧!应该是三个人说一个耳朵听……”她说着不禁失声笑道:“他不就是一个无勇无谋的家伙罢了!”张良笑道:“你学的那些教义,都学到哪里去了?要对事不要对人!”他一脸正色地想要教导她,“子贡曰: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哼!口无择言,身无择行!”玉绣很是鄙视刘邦,说:“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径径然,小人哉!他刘邦就是一个乡绅无赖!你也看见了的。”她已经让刚才的那一幕先入为主,自然就对刘邦有着不好的评价。

    张良见玉绣对刘邦有所偏见,他也不是很在意,只好摇摇头不语,这也只是一种测字游戏罢了,也没必要太较真。

    (3)

    两人吃过饭牵着马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却看见刘邦正被一堆人围在中间,他们的手里都捧着一些土特产,还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此去要多保重,拜托他照顾他们的什么什么的,诸如此类的话。“看来他也要远行?”玉绣和张良策马出了泗水亭说道。张良见到这种场面,笑道:“难道他真的人缘极好?”“表面功夫而已!别让他给骗了。”玉绣不屑地说:“这样的人会做好事的话!我玉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了。”

    张良还真服了她,这样就对刘邦的成见深得不见底了,他笑而不语地策马与她同行而去,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桑海城外,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

    在房里,张良一身夜行人的装束,说:“我一个人去小圣贤庄就好,你在这里等我。”他拉过玉绣的手,说:“我不知道此去是凶是吉,如果我在明天天亮之前还没回来,你就要马上离开这里,回到秘密据点,我会去那里与你汇合的!你听明白了吗?”

    玉绣本就很担心他的安危,此刻听到他这样说心里就更加不安了,她说道:“子房!我和你一起去……”

    “不!太危险了!这里有个锦囊,如果我不能及时回来,你回到秘密据点的时候,再拆开,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的!”张良不可能让她冒这个险,他把一个锦囊压在她手里说道。玉绣心里也非常明白,如果他带上自己也就是个累赘,她握着锦囊祈祷,说:“嗯!我明白了!但愿我用不着它!”

    此次分别谁也不知道将会如何,张良把玉绣紧紧地抱在怀里,深情的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只想她明白,他是他所爱的人不想她有任何的危险,现在他能给她的只有这样的承诺。

    玉绣是个聪明人,她怎么可能不懂呢?她伸手环抱着他的腰际,含着泪说:“承君此诺,必守一生!”

    果然,玉绣在客栈里守了一夜,张良都没回来,她知道他肯定是出事了,也顾不了什么安危不安危的了,策马而行直奔桑海城。

    桑海城到处都是戒严的军队,玉绣绕过他们往偏僻的山林中走,她站在一处峰崖上,向小圣贤庄的位置看去……

    看到的是烟火飘摇,玉绣惊叫道:“啊?火烧小圣贤庄?!”她的心都已经凉了半截了,在这么远的矩离都能清楚的看见,火光冲天滚滚的浓烟弥漫了大半个山庄,那得有多大的火势才能烧得这么高?

    “不!”玉绣的眼泪已经模糊了一切,神色木然地叫道:“子房!……”她咬紧牙对自己说道:“他绝对不会有事的!”她心中做了一个决定,与其回到据点焦急地干等着,还不如直接去找到他,因为她知道如果张良没事的话,就会在蜃楼的附近与盖聂他们汇合,所以她只要到蜃楼附近寻找就一定能找到他。

    玉绣握紧缰绳策马而下沿着来路往下而走,却遇上了月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