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续缘无期 (第1/2页)
(1) 玉绣听到这里,心里不免震惊,原来胡亥说的都是真的,嬴政竟然真的是为了她而去了沙丘平台,而且还为此病故,看来那座坟墓对他的打击不小。 子婴回忆至此,不禁叹息道:“蒙恬将军曾经说过,陛下逃过了高渐离的刺杀,却躲不过小人的暗箭,我们都知道这是赵高这个小人搞的鬼,就是没办法对付他,月前,二世皇帝和相国大人都死在他的手里,所以才想到立我为帝。” “子婴念在高先生是个难得的琴艺高人,还把我视为知音人,故而一直把此琴保留至今。”子婴轻轻地抚过琴弦说道:“从此世上再无他的琴音了。” 玉绣听完这些心里很沉重,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此刻心里是什么的感受,她一想到高渐离和雪女这对神仙般的眷侣竟是这样的结局,不由得替他们惋惜。 却这时,子婴的一名贴身太监来报,说:“禀公子!守城将军来报,刘邦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子婴听罢不忧反喜,说:“好!来的正好!我这就去大开城门迎接。”这名太监甚是不解地盯着他,以为公子被关糊涂了。 “这么快?”玉绣惊道,她见子婴正要离开便叫住他,“子婴!我和你一起去!”她转头对颜路说:“颜二先生,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去就来。”颜路点点头,看着他们匆匆离去,他的心里也在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玉绣和子婴来到城外,远远的就看见了身穿赤红色军装的军队,这是刘邦的义军的标志,当初他是以赤帝子之名起义,所以他的衣装皆为赤色,看着无数写着“刘”字的大旗在军中飘扬和大军的阵容,让人有从心底震摄的感觉。 子婴身负荆条手捧国玺走过护城河,跪在地上,高声说道:“我乃扶苏之子子婴,二世皇帝已死,未有新帝登基,子婴为免战火屠戮,所以大开城门跪迎刘公义军,现双手奉上国玺,望刘公受降。”他只能做到如此程度了。 “我还没让郦先生来游说,就开门投降了?”刘邦觉得很不可思议,从马背上跳下,走到子婴身前扶起他,“我刘邦也不是好战之人,你既然大开城门投降,我哪有不受之理,子婴公子快快请起。”他倒是喜欢这样的好事。 “有请刘公进城!”子婴抬手道。这时,刘邦已经看到城门不远处的玉绣,他不再理会子婴径直向里走去,朗声笑道:“玉姑娘!一别两载有余,我们又见面了。”玉绣笑道:“刘大哥风采依旧啊!没想到居然是你先进的咸阳。” “哎!玉姑娘见笑了。”刘邦忽然恍然大悟地说道:“我就说你这么急着到咸阳做什么!原来是来帮我劝降啊!刘邦感激不尽哪!”他此刻竟然认为当初张良安排她离开是为了帮他来此劝降了,这让他好生感动,他誓必要对张良好好重赏才行。 “进城吧!”玉绣没承认是,也没有否认。刘邦向着大军大手一挥,大军就开进了咸阳城,城墙上就挂上了刘字军旗。 (2) 刘邦等人面对着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和满仓的金银珠宝,心中都欢喜得不得了,人人都得意忘形地叫道:“这些都是我们的了……哈哈……都是我们的了。”他们千辛万苦的打拼终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了。 看着他们笑得变了形的面孔,玉绣心中一阵担忧,她不知道他们将会给天下的百姓们带来什么样的命运,也许,百姓们说得很对,不管是谁做皇帝,小老百姓都一样要受苦,命运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一阵欢欣过后,刘邦见玉绣不曾开口说话,而且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问道:“玉姑娘!怎么了?你好像一点也不开心,我先进关中我为王,我刘邦还没感谢你当年的贤言相赠,使我刘邦得此仁义之名。”他说着毕恭毕敬地向她拱手行礼道:“我刘邦在此谢过了!” “你以为我当年对你说的那些话,只是为了让你得到一个仁义之名而已吗?”玉绣却淡淡地说道,她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刘邦见她淡然中竟带了一丝愠怒,言语之中充满了鄙视,见此情形心中竟觉得有些不妥,于是,他对潇何等人挥挥手,他们也就识相地退了出去,他们都知道刘邦对此女的敬畏,并不亚于大夫人,然而,她却又不是那种平凡的女子。 “玉姑娘好像在生我刘邦的气?”刘邦这才开口说道。玉绣冷冷地说:“我生什么气呀!你做了关中王,这里面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我也可以沾沾你的光享受荣华富贵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她越是这样刘邦越感到害怕,他不知道她会怎么对他。 “玉姑娘这话……哎呀!……”刘邦对她可是又敬又畏,至于爱,他自问没有张良的俊俏也没有他的智慧,他已经不敢痴心妄想了,所以他对她的敬畏,就像学生对老师一样,时刻让他感到这是一种值得依赖的敬畏。 “玉姑娘,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你……就请指教吧……”刘邦又不是傻子,听到她这一番话,当然就知道自己犯错误了,至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