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复国为家 (第2/2页)
的小道。 “一切就要靠你自己了。”张良也希望他能给天下人带来一个安定君王。 “韩信若能出人头地定不忘张司徒今日举荐之恩。”韩信不胜感激地向张良行了个礼。 “子房是为天下人而为之,韩兄不必谢我。”张良扶起他说道:“我开始有点明白玉儿当初说的那一番话的意思了。”他想起玉绣为嬴政说的那一番陈词,此刻看来,他还不是像嬴政一般,为了不要有更多的战争而准备战争,看来嬴政当初吞并六国的用意是好的。 “也就只有玉姑娘这样的女子才能说出这番话来。”韩信听张良说了玉绣的那一番女子之道后所发出的感慨。 (3) 张良随着韩国的新君王回到旧都新郑,开始了复兴韩国的大事,他袭承祖辈的爵位仍居宰相之位,他在宰相府里的一切皆由韩王赏赐的奴才打理,可是即便她们做得再好他都觉得少了什么一样,忙忙碌碌中他竟忘了景淑子已经离开。 景淑子在张良回国后就离开了,心如止水的她要到一个没有纷争的地方隐居起来。 “子房要记得少吃生冷的东西,你的肠胃不好,稍有不慎很容易会引发旧疾,这样就不太好办了。”景淑子临行前叮嘱张良说道:“心情烦燥之时,可以多喝解忧茶,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喝酒,你也知道酒能伤身,我就不多说了。” “子房都记住了!”张良已经挽留过她,可她执意要走,他也没办法,“谢谢你!”他好像除了对她说谢谢就只有对不起了,这是他一直以来最多的话语,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她的好,她为他付出的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她的青春。 “还有就是要注意休息,不要一拿起兵书什么的就忘了时辰。”景淑子还是要提醒他,“精神疲惫之下即便看到精辟之处也未必能参透其中深意,此举乃是无益之举,”其实,张良一贯如此,发现了什么好的事物总是忘我的探索,她一直也不敢过于唠叨他,毕竟两人的关系特殊还是要注意分寸。 时至今日景淑子才敢越过这道界线,叮嘱他一番,因为她知道他们也许从此不会再见了,她也知道自己虽然离开了心还是在他这里的,她并不希望他有什么一丝一毫的不好,他要是能过得好她就一切都好。 “子房知道!”张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觉得难受,“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安顿下来了一定要给我写信报个平安。”他本来要送她的,可她坚持不用,她知道他很忙也走不开,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让他知道她要去什么地方。 “我走了!一定要找到玉姑娘,不要辜负她,也不要让她等得太久了。”景淑子是真心祝福他们,正如当年韩若水祝福她一样,直到这时她才知道韩若水当时心里是有多么的难爱受,那种苦涩与痛楚让人很颤抖。 “我会的。”张良能感觉到她此刻的痛,他又何尝没试过,当年他看到玉绣留给他的那封决绝信时,心里的那种痛真的有痛得死去活来的感觉。 此刻,面对着奴才们总是记不住他的生活习惯和一些喜恶,张良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惯了由景淑子照顾的日子,他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这么简单,她好像已经融入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依赖。 张良有了这个发现,在心里竟然有着一丝害怕,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他知道这会给他与玉绣之间带来一种障碍,他不得问自己,难道是自己对玉绣的心有所改变了吗?他知道自己对玉绣的感情,他不会改变的,而且他不可以改变。 张良时时刻刻都记得自己许过的诺言,同时也深信他一定能找玉绣,并且让她放下心中的挂碍与子同归,他们这一对实在经历了太多的离别了,这让他心里很焦急,他很想即刻找到她从此不再分离相伴到老。 两年的一天,少羽却突然来到韩国,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大意是他听到了有关一首民谣和张良私下与韩信相聚的事。 张良猜想,应该是有什么风声传到了少羽的耳朵里,所以才会突然大老远地跑来与他说这些话,从这件事上,让张良感觉到少羽在防范他,他也知道这是必然的事,也许他猜得没错,不久后将会有一场更大的战争。 少羽离开韩国后,张良觉得他必须马上找到玉绣,而且他也想知道韩信到底如何了,所以他一路向西,打算先到天蚕谷找到玉绣然后再进蜀山一看究竟,然而,他也并不是样样都能料事如神,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他预料不到的。 张良虽然见到了玉绣,可是她已经不再是她所魂牵梦萦的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