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绿野乡情 (第1/2页)
梨花镇内唯一的一条主街上,山峰的警车肆无忌惮地鸣笛开道,奔驰车紧随其后开进了镇中心的派出所。 所谓镇中心,其实就是主干道边上的一座面积稍大一点的院落。院子里两幢办公楼,左侧是镇政府所在地,右侧便是梨花镇派出所。院落两侧依照大城市的布局,分布着邮局、银行等配套单位,一些发廊、旅店、游戏厅等临街店铺也穿插其中。 大家在派出所前下了车,山峰很热情地招呼我说:“街对面有一家炖鱼馆子,味道香透了,咱们车先放在所里走几步就到。” 我笑着说:“听你的。不过你这个迎宾车队规定太高了吧。”对如此高调地进入梨花镇,我不免有些心存芥蒂。 山峰却不以为然,撇了撇嘴说:“这里不比你们蓝城,在乡里不响个警笛,鸡啊、鸭的都不知道让路,压坏了哪一家的,都跑出来跟你胡搅蛮缠。正常的,正常的。” 陶小淘在一旁拉着胡杨说:“我觉得刚才挺酷的,有奥巴马访华的感觉。” 胡杨掐了掐陶小淘的鼻尖,说:“你呀,小孩子性情。” 一行四人步行出了派出所大院,穿过主街向右百余步的距离,便来到一家餐馆门前。 这是一家在乡镇里很常见的那种饭店,一排三间砖砌瓦房外墙,被店家喷涂着各种鲜鱼的图样,店门前一竿旗杆挑出一个红红的大幌子:香河鱼馆。 山峰在门前指着馆子对我们说:“自来了梨花镇,就要尝尝香河鱼,这家饭店就是香河村里的渔民开的,味道好得没话说——黎昂,你和两位女士还没吃过咱这香河里捞上来的鱼吧?” 说话间,饭馆里迎出来一个身穿防水皮裤的中年男人,一边擦着手上的水,一边对山峰招呼道:“杜所长,大驾光临啦。” “老刘,今天我个人捧捧你的生意,招待蓝城来的几个朋友。你们店里现在有人在吃饭吗?”山峰颐指气使地对那个中年男人说道。 老刘满脸陪着笑说:“还没上人哪,怎么着杜所长,老规矩,包场?” “包了,一会儿就不要对外营业了。我和几个朋友想肃肃静静地喝点酒。”山峰语气里竟似命令的口吻。 我对两人的对话有些惊愕,似乎山峰来这里吃饭时,是经常清场的。 老刘很恭敬地说:“明白,咱这生意平时还不全靠杜所长罩着,您怎么舒服咱怎么伺候。”说完,便指引着我们往里进。嘴里还念着:“外面天热,里面凉快。” 山峰很满意地点点头,满不在乎地晃了进去,我们三人也跟着鱼贯而入。 一进到屋内,光线刹那间暗淡下来。瓦房的隔热效果却是极佳,一股混杂着鱼腥味的凉气让我们几个人都感觉冰爽了许多。 老刘忙拧开屋里的灯,嘴里解释着:“怕费电,刚才没开灯。” 灯亮后,我四下看了看,外面看到的三间砖瓦房,已经被老刘在里面全都打通了。一排火炕通铺砌在窗边,火坑上因势就简地支出三个大铁锅,大概就是炖鱼的炊具了。 向窗外望去,饭店背街一面便是一片绿色的池塘,掩映在一道山岭下。鱼腥味和那股阵阵凉意就是从池塘的水面上吹进屋内的。 山峰很熟练地脱了鞋子,坐在火坑上,主人似地招呼我们道:“都上来坐,一会咱们就坐在火坑上,吃铁锅炖鱼——怎么样?黎昂。” 我也照例脱掉鞋子,上了火坑。陶小淘很是好奇地四下张望,拍拍火坑,又摸摸铁锅,欢快之情溢于言表。胡杨也是个久居城市的人,现在身处乡间的鱼馆里,看到窗外的景色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四个人在中间一口铁锅前团团围坐,老刘站在地上问山峰:“杜所长,今天尝点什么鱼?” “去捞几条肥嫩点的香河鲤鱼,杀了之后炖上茄子。”山峰一边吩咐着,一边向我们三人介绍道:“老刘家就是香河村里的,每天在香河里捞上来的鱼都先放到后面的池塘里养着,保鲜保嫩。一会儿,你们尝尝他做鱼的手艺。”说着,他向窗外的池塘里指了指。 老刘听到山峰的介绍也颇为自豪,嘴里说着:“咱这香河里的鱼都是吃山上掉下来的梨花长大的,味道没得说,出了梨花镇还真就吃不到——杜所长,喝点什么酒?” 山峰看看我,又看看两个女孩,问道:“黎昂咱俩来盅白的?” “中午你就喝酒?”我有些诧异,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在乡镇上好像没有了约束力。 “正常的,正常的。咱俩好久没见了,你也品品咱这里的特酿——果梨酒。”说话间,山峰一片盛情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