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通天_第四十二章 密林怪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密林怪谈 (第1/2页)

      “我能进院讨口水喝吗?”一股奇特的感觉支配着我想进院一看究竟。

      老妇人用一种很复杂的眼神端详了我一会儿说:“好啊,进屋里坐坐吧,歇歇脚。”然后她便放下手里的根雕,吃力地站起身来,向我招招手,缓慢地走进院子。

      我随着她蹒跚的脚步也跟了进去。路过木墩时,低头瞟了一眼她刚放下的那支梨树根雕,不禁心头一惊,只见那段根雕已被老妇人刻出了一个半人似鬼的模样。面部狰狞的鬼头清晰可辨,身体部分则被雕成了一个四肢扭曲的人形。

      老妇人回头看出我的惊讶,便向我解释道:“祖传的手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做这个了。咱们这有讲究,刻出的小鬼模样能压邪。”

      我微笑着点点头,不得不说她的雕刻手艺也算是精湛。

      走进屋内,一股浓烈的霉味直扑鼻孔,我不由得屏了屏呼吸后,快速地看了一遍四边的摆设。

      小小的气窗下砌着一席土坑,炕两边各摆着一把梨木做成的椅子。屋内昏暗无比,唯一的光源只是一根蜡烛,而蜡烛被歪歪扭扭地戳在一个祭台上。

      那个祭台也应该是由一大根梨木桩雕刻而成,外表漆着腥红的颜色。祭台上供着一个神态诡异的根雕木偶,双眼似乎可以移动的感觉,无论你走到房间的哪个方位,它的眼珠总是能够跟随你的转动而死盯不放。

      进到这间简陋的小屋后,我就被一股莫名的压抑感笼罩着。

      “小伙子,坐。”老妇人指了指其中一把梨木椅子,然后不知在哪里端出一支已经掉了漆的搪瓷缸子,向院中那口水井走去。

      她在井边很吃力地摇上一桶井水,倒进搪瓷缸子后,又颤巍巍地回到屋里,把水递给我说:“这里没有自来水,喝一口山井泉水吧,挺甜的。”

      我接过缸子在嘴边抿了一口,点头称谢道:“谢谢了。”

      老妇人很亲善地看着我,然后摆摆手说:“别说咱乡下没有礼数,喝口水还是有的。”说着便坐到另一把梨木椅子上。

      “你是本村的人?”我微笑着问向她。

      “也算是吧,年轻时嫁进来的。老伴过世了我就搬进林子,一个人清静点为好。”她佝偻着坐在那里,眼神迷离地看向院外的梨树林。

      “哦,如此说来老人家也算是本地的隐居长者了,香河村的故事一定也知道不少吧?”我试探着问道。

      老妇人转头看向我,幽幽地说:“小伙子,你要是来玩呢,就乐呵乐呵之后快点走吧,这香河村邪气大着呢。”

      “哦,能说说怎么个邪气大吗?”老妇人的话倒是引出了我的好奇心。

      她经我一问,嘿嘿地干笑起来,她的笑容很是诡谲,让人看了不禁产生一种排斥疏离之感。不过更让我感到蹊跷的是,她一笑之下露出的与这年纪不太相符的整齐牙齿。

      见我神色肃然,老妪很神秘地说道:“这村子里,到处都是鬼,你都看不见吗?”

      她如此一说,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也不由得下意识地朝四下看了看。此时屋内院外静得出奇,进林后仅有的一点阳光此刻也被屋内阴冷的黑暗吞噬掉了,只剩那支祭台上的蜡烛在跳动着阴恻恻的烛光。

      “前些年啊,村里几个娃娃放了暑假到河边玩”她嘶哑的声音在我耳边幽幽地响起“我们香河村有个禁忌,就是正午晌午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晌午的时候是一天中最凶的时辰。

      可是这几个娃娃玩得疯了,没有大人管着就跑出很远去,村口闲坐着的一个老汉看到了就喊他们,要他们回来。谁知道几个娃鬼附身一样根本没听见,飞一样地就不见了影子。

      那老汉后来回忆起看到他们最后的样子时说,这几个娃跑出去时脚都是不沾地的。

      老汉看到娃们疯跑时的样子,心里觉得不妥,可是撵又撵不上,喊又喊不回,于是就回村里喊娃娃们的大人出来找。

      大人们绕着河边找了好几天都没再看到这几个娃。直到第三天的晚上,河边的一口废井闪出了七彩的光,村里的人看见了,就结伴上前去看,你猜怎么着,井里的水啊像放电影似地播着几个娃一个接一个跳井的画面。

      几个胆大的就拴上绳子下井去捞,娃娃们没捞上来,却捞出了几个和娃娃们一模一样的木偶。几个小木偶都张着大嘴,呲着尖牙,一出来看见人就咔嚓咔嚓地咬,你说是鬼不?”

      讲到这里,老妇人目光呆滞地瞟向我,犹似询问,却更像是刻意试探我的反应。

      这样年纪的老妪说一些乡村里的神鬼怪谈,初听之下,的确有些耸人听闻,不过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