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东窗事发 (第2/2页)
老人家。” 荀子自然明白伏念的难处,但荀子还是必须为了两人做出最后的努力,道:“你是儒家掌门,这一点我很清楚,只是在你做决定之前,我还有一句话。” “师叔,请讲。”伏念道。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仁也。不是自己有的,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如果你把这三个少年交给李斯,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想必你也清楚。但是无论如何,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你。掌门人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 “而且,倾城对子明的宠溺是一个你不敢想象的程度。”荀子又淡淡的添上了一句,随即转身离开。 只留下一脸震惊的伏念和沉思中的张良和颜路。 …… 竹林外 荀子信步独自走回竹园,眼看着,大门就在眼前,荀子正欲推门而进,却抢先被人推了开来。侧身一看,原来是张良,看着他一副淡然的模样,伏念最后的决定自是不言而喻了。“这次多亏了师叔,不然,子房与二师兄必定要被大师兄逐出师门。”拱手作辑,张良拜谢道。 “这是伏念的决定,又与老夫何干。”抚摸着银须,荀子笑道。“若非,师叔即使出现,大师兄又怎会如此。”张良摇了摇头道。“他身为儒家掌门,有些事并不是你我三言两语就可以左右的。”一步步向屋内走去,荀子边走边说道。 “师兄的无奈,子房又怎会不知,只是子房尚有一事不明,还望师叔指点。”伏念的苦张良又怎会不明白,其实他也不想的,但是在儒家的重任面前,他需要一个让自己让整个儒家下台阶、说放手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正是荀子今日所给,只是张良不明白,荀子是如何怎么快知道这个消息的。 当然,荀子是何等人,一听便已知道张良所问何事,对之一笑,却没有作答,而后更是继续向屋内屏风后走去。张良先很是不解,但当走进屋内之后,一切便全就释然了。只见,屋内正中央的茶几旁,玉倾城左手持杯饮茶,在看了二人一眼后,先是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取出另外两只,摊在桌上,各自为两只空茶杯,倒满清茶,右手一摊,示意二人相坐。 “我道师叔怎会如此未卜先知的,原来一切都是三师兄在背后‘搞的鬼’啊!”先是端坐饮茶,而后张良对着玉倾城笑骂道。 “哪里哪里”摇了摇头,玉倾城笑道。 “对了,眼下虽然暂时稳住了大师兄,但我等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公孙玲珑已开始有所怀疑,只是她还没有证据,不然昨日也不会诱导大师兄。”然而,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刻,毕竟已经有外人知晓此事,为防万一,玉倾城便发问,让大家提前准备,商讨对策。 “不错,而且她也开始怀疑我了。”点了点头,张良附和道。“难怪近日你都是让子明带为传话。但是,公孙玲珑毕竟是李斯的人,而自昨日之事到现在,李斯那里都没有做出任何动静,怕只有两种可能。”想了想,玉倾城又道。 “要么不是公孙玲珑没有说,要么便是李斯另有打算,那他……”大家都是聪明人,玉倾城怎么一说,张良又怎会不明白,紧跟着说道。 “李斯,他这个人,哎~”而听着二人谈到李斯,荀子眉宇一皱,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闻言,玉倾城与张良对视一眼,但却也不敢多加评论,毕竟人家老师在这儿,虽然这个老师有些不喜欢这个学生。 “罢了,忙活了一晚,老夫也累了,人老咯,不中用咯。”也不多说,荀子便起身向不远处的软榻走去。见此,玉倾城张良连忙起身拱手恭送荀子,大家都知道,眼下荀子心情不好,便无一人打扰。 “如果他真是另有所图,那你们可要小心些,一旦他认定要做的事,便从来都没有轻易放手过。”背对着二人,荀况缓缓的走到卧榻前,淡淡说道。 “多谢师叔指点。”张良作辑道。 “我看,时辰也不早了,那我等也就先行告退了。改日,再向师叔讨教。”玉倾城紧接着说道。 “去吧,去吧。”荀况有些有气无力的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就寝入睡了。 走之前,玉倾城犹豫了下,在张良好笑的目光下,有些尴尬的递给了荀子一个香囊道:“额……那个……师叔,这个可以缓解疲劳,是手下的人准备的,师叔用一下吧。” 荀子不由有些好笑,这香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当年荀子曾有幸闻到过一次,是当年医家忘忧所制,只是后来因念端之事,在也不曾制作过了,只是近来看荀子如此疲劳,玉倾城还是连夜将这香囊赶制出来了。 荀子也不拆穿,面上露出丝微笑,收下香囊,将之别在了身上。 玉倾城这才和张良一起离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