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归于其室(三) (第2/2页)
徐太尉不点头,即便是朕下了旨,他们都置若罔闻。你说的对,朕是个傀儡,但朕不要做傀儡。” 章楠几步走到他面前:“你做不做傀儡是你的事,你要重振你的朝纲,想将大权夺回来,自己去争取,与我们何干?” 杨溥眼中一丝悲伤:“那年,朕七岁,到王兄杨渥的寝殿去玩。眼睁睁的看着宫人背后插着一把刀,被徐温手下的纪祥杀死在殿前。朕躲在帐后,看见纪祥手持利刃闯进来,对王兄说:“我要杀你!”王兄说:“你们如果能杀掉徐温、张颢,我就封你们刺史。”纪祥狞笑着,挥刀将王兄砍倒在地。纪祥见他还没有断气,用绳索将他活活勒死。”杨溥眼中蓄满泪水。 他说:“鸿源兄继位,徐温把持朝政,独断专权,鸿源兄整日对酒浇愁,对朕说过,溥弟,这个吴王,我当的憋屈,倘若有一日,无论是你还是濛弟继位,定要重振朝纲,做一代明君。” 杨溥泪水落下来:“朕没有别的办法,朕要亲政,这天下姓杨,不姓徐。当日,鸿源兄将朕托付给沈翁,朕很想拒绝,朕要继位,朕要将朕的天下夺回来。可是,有谁愿意听朕说一句?他们全都一意孤行,以为将朕带离朝廷,就万事大吉。可是,这天下呢,有谁在乎过朕的感受,在乎过朕要一统天下,为万民谋福的理想。” 杨溥眼中一丝愧疚:“章楠,抱歉,伤了尊源庄的老老小小,真的抱歉。” 只一瞬,他又恢复阴狠的表情:“但与朕的抱负和理想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你要相信朕,待到有一天,朕铲除了徐氏一族,朕许你黄金万两,你带着蓝衣远走高飞,过你神仙眷侣的日子。” 章楠心里一阵悲凉,他眼中隐隐的泪花:“杨溥,你口口声声天下苍生,万民谋福,你可知如今的民间坊上,都知道你是个傀儡,知道你背信弃义,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干出那等丧尽天良的事情。假使有朝一日,你真的做到君临天下,那又如何,天下的百姓怎能相信如此的jianian佞小人会是一代明君?” 杨溥一脸决绝:“百姓懂什么?他们要的不过是吃得饱,穿得暖,待到那天,他们吃饱穿暖了,还有谁会在乎,他们三拜九叩的人有什么过往故事。” 他看着章楠:“师弟,朕从来没想过要杀师父和桑师兄。朕希望他们能辅佐朕,那日,朕真的是迫不得已啊。还有言歆,朕是真心爱慕她,如果桑师兄肯割爱,朕会比他更加爱护言歆。在尊源庄的那几年,你与蓝衣对朕最亲近,朕当蓝衣meimei一般,你给朕几年时间,一旦朝纲恢复,只要你们提出来,封疆拜侯,朕通通给你。” 章楠靠在门边,看着他满脸的不信任:“你若真有此心,就断然不会在有闲庄安插细作,时时留意他们的动向,你安插细作,是怕他们谋反,你将我困在这里,对我们都是个制衡。” 杨溥蔑笑:“区区一个有闲庄,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我这么做,不过是想大家都过得太平。” 杨溥说:“你知道吗?徐温病死时,徐知诰擅自派兵妄图阻止徐知询来继承徐温之位。他代替徐温,极力怂恿众位大臣将朕推上皇帝宝座。朕很清楚,如今朝中实权尽在他的掌握,他固守广陵,让儿子徐景通驻守扬州,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询守在金陵。京城广陵要塞重冲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章楠摇头:“以你的实力,你怎么跟他抗衡?” 杨溥道:“他毕竟只是徐温的养子,徐知询守在金陵,如果他能为我所用,徐家几个亲生儿子,就能成为我的棋子,布局天下,朕要将徐知诰将死。” 徐温有七子,长子徐知训骄横恣肆,天佑十五年(918年)为东南诸道行营副都统朱瑾所杀。徐知询,徐温次子。他在徐温生前试图取代徐知诰的少摄政地位,徐温死后,他继承了徐温在金陵的军权,试图和徐知诰争夺南吴控制权。 徐知诲是徐温的第三个儿子,一直以来慑于徐知诰的权势,为徐知诰马首是瞻。徐温四子徐知谏,喜好文墨,徐温的儿子里,唯独徐知谏对徐知诰待以为兄。五子徐知证为历州刺史、节度使,六子徐知谔任润州团练使,兼中书令。 杨溥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希望能够利用这几子本身的嫌隙,和他们不满于徐知诰长期以来对南吴朝政的把控,为己所用。 章楠摇头:“你太高估自己了,这几人之间有嫌隙不假,但是他们都姓徐,即便有朝一日你能成功,难保他们任何一个人不将你诛杀。” 杨溥握着拳头,一字一句的说:“你错了,朕要祝徐知诰一臂之力。以他们几人现在的实力,确实不能奈徐知诰如何,但如果朕帮助徐知诰,将徐家的亲生子逐个所灭,他们的两败俱伤,于朕而言,便是绝好的时机。章楠,你莫忘了,老子云,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他缓缓站起身:“你自是不会明白,朕胸怀天下的理想。你只要记得,在朕身边一日,蓝衣与有闲庄就安生一日。徐知诰为人歹毒,从今日起,你便是朕的贴身侍卫,朕平安,他们皆平安。” 说完,他回头看了眼床上的言歆:“朕许你将言歆与桑杨葬在一处,朕对他们算是仁至义尽了。”说完,昂首挺胸阔步走出婉仪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