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七二 汉阳江头遇贼情 (第2/2页)
给那伙人。只做不经意看风景,朝那边望一下便知。” 要说这些兄弟儿女里头,各人倒都有些本事的,只是身处乱世,这勇武机智上头,倒还数着倒朱常泓和仪贞小两口。 楚卿依言朝那些小船一望,果然见那些大汉目光粗野,正是盯着自己这边,且那小船有数十只,一算人数,不由得轻声惊呼一声,离了窗口,脸色发白。 永正和王礼乾也都是惊得色变。 三人齐齐看向当家人。 维明让人把四面窗关了,又让小厮去开了箱,拿了一套旧年穿过的道袍来。 又暗中点名叫了两个家将进来。 众人都不解其意。 永正问道,“爹爹这是要做什么?” 维明微微一笑道,“我自有安排,要到岸上去走一走,你们几人就呆在这船上,再不要开窗,时刻注意那些人的举动,一切多加小心,但也不可惊动了他们。” 说话间,便换上了道袍。 那两个家将也进了船舱。一个叫左虎,另一个叫左勇。二人生得都是形容粗野丑陋,一个塌鼻阔口,一个下巴前凸,在左家家将里头,算是生得难看的,若非是身上穿着左家家将的服色,往那儿一站,就是活脱脱两个响马。 维明也让小厮给他们寻了紧身短打换了。 便要带着两个家将下船,正好靠岸的那面对着的是一片树林,船身挡住了那些水贼的视线,也看不到这边船上下来了人。 朱常泓毛遂自荐要跟着去,永正也要跟上,维明摇头道,“我不过是上岸探些虚实。你们几人在此守着,照看好家中老幼才是。” 说完维明下了船,小心地避开水贼视线,带着两个家将,进了林里头。 两个家将不知老爷这是要做什么,只听着来时的吩咐,只闷声不吭地跟在后头。 维明四面望了望,瞧见不远处似乎有一处村镇,便抬步走过去,一边走,一边自袖中取了个布幡出来,上头赫然写着麻衣神相四个大字,又自地上拾了根棍,把那幡撑了起来。 嗨,这套行头,还是当年在杭州时候用过一回,如今倒又重见天日了。 维明走到村口,遥遥见到左家的下人带着买来的酒回去了,虽然认出了是自家老爷,但见老爷这般打扮,也没有要和他们招呼的意思,忙低头装做不见匆匆而去了。 维明在路口挑了块大石坐下,气定神闲地把双手放在膝上,还微微掐算着,半闭着眼,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这村不算小,在外头走动的也有不少人,见了维明这般仪表堂堂的模样,就算是不识字的,也看出来这是个有点来历的道士了。 那江中水贼们船并不算大,且都是空船,没有多少食物酒水,如今他们的目标停在江中,看似要饮酒赏景,还不知要到何时才开船,自然这帮人也受不得饿,不多时便也派了两个人上岸来买酒食。 才到村口,就见一群人围着三个人,居中是个道士,正拉着一个老者的手,说着什么。 听着的人,面上都露出又惊又佩服的表情。 有人嘴里还念叨着,“真神了,这道士说得比刘半仙还准哩!” 旁边立马就有人回道,“刘半仙就是为了糊弄银钱的,哪比得这位道长,分文不收的,只说求个善缘?” 维明眼利,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了两名水贼,遂轻轻放下那老者的手,总结了一句,“老人家晚年有福,儿孙孝顺,偶有小风波,也可平安过,实是好命啊!” 那六十来岁的老者乐得合不拢嘴,一定要塞给维明几文铜钱,维明坚持不收,旁边还有人也想上来让维明给算算,但见维明抬了头,瞧在那两个水贼面上,目光忽然一顿,显得极为吃惊的模样,嘴里甚至还低低地发出啊的一声惊叫。 “阿大,阿二,快收拾了,咱们走吧。” 维明说着便起身,催着两个随从,又回身过来给围观众人团团作揖,告了罪便急忙朝村外而去。 两个水贼被他看得莫名其妙,见他们三人这般做作,心里很有些发毛,但想着他一个道士,还不定是哪来的骗呢,不理他便是。 自去村中卖酒处打了酒,又买了些饼等吃食,朝江边行去。 路过林时,恰看见那算命的道人正跟他两个随从说着话。 “…你们不知道,那两人近日有血光之灾,为大凶之相,我既然窥知,本当救他们二人,可又怕他们不信,反惹一身腥,因此才赶忙走开,也是个避祸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