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九阳_209 清零重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9 清零重组 (第2/2页)

,劝他也莫要再恋栈难去,不如一起携手作松下游,今后若是有兴可来庆元故里相访云云。

    仍然心存侥幸,继续留在朝观望风色的官员们并没有等候多久,没过两天有圣旨传下,此前受到郑党贬斥的大臣一律官复原职,并开恩加秩一级任用,已经下狱的立即放出,而辞职回家的可酌情商榷去留,总之是一切从宽择优处理。

    对郑党官员没有那么客气了,虽然朝郑党力量强大,但大家都还要听皇的不是。

    先有两位大学士书,历数郑党之过,其最大的一条罪状是“忤逆监国之策,冀灭海防之功”,这条罪状在当前举国下都为邪马台国来朝而欢呼时显得尤为刺眼,故此奏折一即获圣批,宁宗下旨褫夺郑清之右相之职,出枢密为静江刺史,而其它郑党官员也纷纷以“结党”之名遭到罢黜,或被调离权力枢,或是跟着郑清之一道离京它任。

    事后统计,在这场政治变乱受到处分的官员数量达到了一百三十七名之多!

    一次性打发走了这么多官员,南宋朝堂立马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此时监国荣王出面收拾残局,宣布将由新成立的联合议事堂“大宋理事会”临时接管及行使部分职权,待有新的官员任命之后再予以交还。

    不过与此同时,大宋理事会又开始扩充编制,大肆招揽各部官员加入其,并委以实实在在的权力和匹配相应品秩,看起来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算以后想交权怕是也很难交得回去了。

    随着议事堂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监国荣王又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前任枢密左相赵汝愚其实未死,一直都在成州荣养,此次将复出担任议事堂的总理事务大臣,简称赵总理。

    此言一出不到三天,赵汝愚如约出现在了临安城,在与宁宗君臣二人泪眼相会之后,赵汝愚便以总理身份出现在了南宋朝堂之,不止开始与北金派来的协理大臣商讨当前蒙古危局,以及今后两国的深度合作事宜,还凭借着他个人的多年威望和巨大号召力一举稳住变革的朝局,将整个南宋官僚体系迅速拉回到正常运转的轨道来。

    后来广闻博报特意安排了一次对赵总理的专访,请他谈一谈当年死里逃生的经历和在成州工作的细节以飧读者。

    赵汝愚现身说法,将荣王以冲龄之身远赴衡州相救一直到巴蜀之地的治理成效和联合议事堂的历史使命娓娓道来,给广大帝国百姓了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和现代管理课程,也让他自己成为了说书先生口最钟爱的传演义素材之一。

    内政初定,接下来是对蒙宣战了。

    蒙古来的拖雷使团迅速被大宋官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理由是“与郑党勾连至深,意图惑乱我朝”,立即驱逐出大宋国境,在宋国境内的人身安全尚且可保,但是其后在北金境内时概不负责了。

    决议宣布的当天下午,拖雷带着使团众人气哼哼地离开了临安,临走时或许还指着临安城门发了些毒誓什么的,但又有谁会在乎呢?

    向蒙古宣战之后,大宋军队可能要在今后的战争直接面对铁木真的精锐部队了,这个事实让赵洵也不得不慎重决策,和赵方及兵部一干官员连续讨论几天,制订了一个多路齐发的作战方案:

    在海路,水师舰队将一直前出北行,进抵渤海湾,出其不意地由锦州登陆抢占兴府,从侧面威胁已经攻占大定府的蒙军。

    在京兆府路一带,巴蜀川军仍按照赵柬此前发出的请战计划,派出火枪手携带火炮支援当面金军,抵御从河东北路南下的少量蒙古骑兵侵袭。

    在西京路、都路的主战场,大宋将派出合计约两千名火枪手及一百门火炮加入金军阵营,协同对蒙作战。

    所有宋军部队都秉承一个原则,那是一切战斗均以配合为主,主力作战部队仍然是金军,而宋军只参与大规模两军会战或是一些关键性的小型攻防战役,金军指挥官无权给宋军直接下达命令,必须通过联合议事堂的军事分部来进行。

    当然,在战争进行的后期,大宋帝国也不排除单方面派出军队直接参与战争的可能,未来这支部队将接受联合议事堂的节制。

    宋军作战前期的军费均由邪马台国进贡的银两暂时垫付,但是其后金国必须自己负担这些开支,归还宋国的垫付资金并及时给友军补充军资给养。

    为了统一调度这次宋军跨境作战,以及让联合议事堂逐步承担起重任等,各项事务堆积如山一般,迫使赵洵不得不暂时留在临安,先处理完这些事情再去汴梁找元哥。

    转眼之间,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追看的人好像也不少,请继续收藏鲜花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