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人心多变 (第2/2页)
“得便宜卖乖了吧?小没良心的!把他们都赶走便宜谁了?刚才谁扑上来亲的?”皇帝陛下说这话一点儿不脸红。好像刚才他没亲似地。 唐果无语。 老家伙!谁得了便宜卖乖呀?! 不过唐果的“牺牲”还是值得滴! 她终于探听到了准嫂子的情况。 姚氏,小字颖心。江南大儒姚远霆之女。十三岁许配给张姓儒生。 姚氏十四岁时,姚远霆病故。留下病妻弱女、三岁幼儿和一间书院。 姚家族人散落各地,没人能帮忙。姚远霆的丧事是姚氏一手cao办的。 之后为了生计,她又将父亲的启智书院重新开起,费尽心思礼聘了另一江南名士粟南山来自家书院讲学。 说起来容易,然而在女子抛头露面即为不正经的时代,能做到这些,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她一度名誉扫地,被乡里唾弃,被缺德人难为,婆家也因此退了婚。 姚氏不理会这些,见招拆招。又有粟南山等人感动于她的孝悌,在旁相助,十一年来,姚氏侍奉病母,教养幼弟,将一个很可能会破散的家打理得内外有序,井井有条。姚氏的弟弟姚枢今年十四岁,已经考中解元。姚氏也得了朝廷嘉奖,成了御封的“孝女”。原先那些骂人家不要脸的,如今也只能挑大指说声“佩服”。 姚枢不愿他jiejie终老闺中,待母孝过后,便四处物色合适人选。经人牵线,识得了林岳。双方虽未见面,但都比较满意。 林岳此次回南,姚枢会登门拜访,估计到时候能把这事定下来。 古代版的女强人! 唐果对姚颖心非常有好感。 她和二哥也许才是命定的一对……唐果对南巡更期待了。 皇帝预先发出了圣旨,要求各地不准做面子工程,不准扰民,不准修建行宫,否则严惩不贷。 又发出上谕:出巡所需在京备办。严禁沿途官吏藉名科派,随从大小官员不许横行生事,百姓不必引避。 皇帝出巡,河务、盐务、官场、民生等等都要管到,跟旅游的差距有点儿大。 唐果不管那些大事,自己能力有限,人家术业有专攻的人才有的是,皇帝不缺助手。更何况,这是一个政治让女人走开的时代。 她的任务是跟着出去玩。偶尔提供些有用的书籍。 打听了一下扈从人员。皇子里皇帝只带七皇子胤祐和十二皇子胤裪。其余的,年长的在京干活,年幼的在京念书。皇女一个不带。 唐果“哦”一声表示知道,丢开了。 后宫之中因为这个安排绞脑汁的人可不少。谁去谁不去,在她们看来是有讲究的。值得大家伙儿深思。 前朝后宫因为这个问题,有N个人皱眉挠头费心思,反倒少了些是非。 谦敏郡主费的心思又是一样。她在想乔嬷嬷说过的话。皇帝纳克楚对她的宠爱,看来真的越来越淡了。 若是放在以前,这事肯定能有她一份,眼下连提都没人提。联想到年节赏赐的减少和宫里娘娘们的态度变化,谦敏郡主真的害怕了。她想象不出,没了皇帝在背后撑腰,她会怎样。父亲家族的亲戚对她确实不错,可经过些冷眼之后,她也知道,那是人家不知道自己今时不同往日。眼下时间短,显现不出,日子长了,谁还看不出来? 谦敏郡主时忧时悲,感叹自己身世凄凉,怨皇帝无情。 薛宝钗一家收拾得差不多,准备二月中旬动身回南。“圆桌”事件对薛王氏打击也不小。没想到她jiejie如此狠毒。以前就罢了,打算将宝钗许给他家,虽然有些个越礼举动,只要不传出去就没事。现在明说宝儿另有夫婿人选,居然还整出这么个事! 这要是遂了她jiejie的意,岂不是林黛玉给她儿子做妻,我女儿做妾?哼!打得好主意!果然像宝儿说的,我这个jiejie眼里,只有她的儿子是宝,是凤凰蛋,别人都是泥!自此两家愈发远了。 只是她家这一走,把薛蝌兄妹给闪了。幸好薛蝌在京中有铺子,有房子,带着meimei早就搬过去了。但meimei的婚事,完全没了半点儿依仗。 薛蝌和梅家接触好几回了,梅家根本不提这茬儿。跟没这事儿一样。 薛蝌心里暗恨。命人悄悄打听了一下,梅家长子梅元峰入了国子监读书,梅家笃定梅元峰将来必是飞黄腾达的,已确定了几个官员家的女儿作为儿媳妇候选人。至于薛宝琴,人家最多让她做个妾。还得等到正妻进门之后才行。 薛蝌大怒,决定上门和梅家论理,把这事说清楚。宁可两家一拍两散,断不让meimei给他家做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