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相看黛玉 (第2/2页)
意思? 陪她进大观园的迎春、探春有事被人请走,这么久不见回转,黛玉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顿觉这一趟亲戚走得索然无味。 似乎,每次来都有些算计在其中。至亲之间这般行为,当真是好没意思!然孝道在前,贾家无大错,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 罢了!只看外祖母吧! 微微摇头,黛玉离了大观园。 刘嬷嬷与冯嬷嬷互相看了一眼,对贾家老太太的手段不得不佩服。 贾家给林家使了这么多绊子,然而真正能牵扯上贾老太太的,只有贾敏陪房一事。那贾老太太后来在自家也整顿了一次,将与那些人有关系的,连带着一些刁奴,俱都罗列罪状,清出贾家。罪状明明白白,这些奴才原先不得脸时都算好的,当差也还用心。只发迹之后,才变得越来越贪心。 这本是常见之事,家家难免的。史太君此举倒真给贾家挽回不少颜面。表白自家一样受害的同时,还趁机清除了异己。 拿今儿这事来说,林姑娘若是与那贾宝玉真有什么,自然是称了贾家的愿。便是如今,林家也只能当没这回事,不然,闹开来就是给自己找没脸了。想探查是谁在背后安排,更是没影的事。 俩人苦笑,跟着黛玉去前头。 女客来得不少。 可惜,湘云随叔叔去了外地,惜春病着。这俩人见不着,黛玉略觉遗憾。 与人闲聊几句,黛玉寻个清静些的地方坐了。猜测刚才叫走迎春、探春的,是王夫人还是外祖母,毫无头绪。复又思索贾琏在苏州所为,出于谁授意,这事她始终没想明白。因贾琏做得甚是狡诈,林家虽气愤,明面上却无足够的理由翻脸。黛玉暗地里寻思了好久。二叔让她不必费那个心思,出来一趟,好好玩儿才是要紧,她也就放下些。今日贾家一行,这些事一桩一件,又上心头。 忽听一人道:“林姑娘?” 黛玉转头看时,见一位二十出头儿的少妇立在一边,美貌可与薛宝钗比肩,端庄犹过之,正含笑望着自己。忙起身答话:“正是。这位夫人是?” 那人笑道:“小女子娘家姓傅,夫家姓秦。久慕林姑娘,今儿才算见到了,不知可否一叙?” 来人正是那曾经有意许配给林岳的傅秋芳。 黛玉揣测着傅秋芳的来意,请人家坐下,俩人闲聊起来。 傅秋芳年初嫁了人,续弦。丈夫秦信现做着大理寺少卿。 傅秋芳说话简洁,言辞清雅。说了半日,不过是些女子日常之事、诗文书画、风土人物,颇得黛玉之心,两人谈得挺投契。 一时来了傅秋芳的旧识,她方恋恋不舍的去了。 她刚走,探春找了来,笑道:“林jiejie让我好找!” 黛玉一笑,并不多言,与探春一起去入席。 宴毕,婉言谢绝了史太君的挽留,黛玉领了众人回家。 方要登车,听见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道:“林姑娘,且请稍等。” “晴雯?” “给林姑娘请安。” “晴雯,你叫住我,可是有事?” “林姑娘,这是奴婢闲来无事做的些针线,早想送给姑娘,一直没个机会,今儿可算是赶上了,您笑纳了吧。”晴雯笑道。 黛玉微觉意外,见晴雯目光闪动,无暇多想,道了谢,命人收了。晴雯自去。 八月初三夜。 “那林姑娘当真是个知礼娴淑的?” “您放心吧。依晚辈看,林姑娘那样清贵的品格儿,可着大清朝,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以前听说这姑娘身子不牢靠,你瞧着怎么样?” “罢呦!您老人家别听人瞎传。贾家的下人素来编排主子编排惯了,他们那嘴里有什么真话?林姑娘脸蛋儿粉粉的,哪里像是多病了?” “这就好。那个小子不知怎么魔怔了,非要跟林家结亲!我拢共这么一个亲儿子,可不能让品行不端的女人带坏了!林家要说门第什么的,倒也勉强相配。只那姑娘是个没娘的,又跟贾家纠缠不清,我不放心。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有了些底。再打听打听,确实好的话,就遂了那小子的心愿,结了这门亲也不错。要是能成,秋芳是头功,让那个小子谢你!” “这个可不敢当。” 林家。 林黛玉丝毫不知自己被相看了。 洗漱过,挥退众人,黛玉打开了包裹。里面确有几条新帕子,看样子是晴雯的活计,帕子里裹着一沓纸。 仔细看时,俱是那些年里自己做过的诗词,一首不落,整整齐齐的誊写在花笺上,却是贾宝玉的笔迹,有新有旧。 呆坐半晌,听嬷嬷在外间提醒“姑娘,该睡了”,黛玉缓缓伸手移过烛台来。 晚风轻拂,烛影摇动,花笺一张张化为灰烬。 纱窗内传出一声少女悠长的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