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一反常态 (第1/2页)
林黛玉认干娘这事进行得十分顺利。 石夫人爱新觉罗氏对这个天仙一样的小姑娘甚是喜爱。她自己生了六个儿子,想女儿想疯了也没来一个,好不容易有这么个乖巧女孩儿让她发挥母爱,当真是意外之喜。附带的利益反而不在意了,那些都是男人的事,他们自己琢磨去吧,她现在打扮女儿要紧。于是林黛玉的衣服、首饰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黛玉对自己这干娘也很有亲近之意。石夫人和她母亲差不多年纪,慈爱大气,让她重温了久违的母爱。 新出炉的母女俩忙着交流感情,有心人紧着思考此事背后的含义,京城贵族圈因此起了不小的波澜。 唐果得了报告,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黛玉前些日子来信,虽未明说,字里行间流露出歉意、自责、苦恼的意思来。大体是说她自己不能体会二叔和小姑姑的一片苦心,每每让二人为她cao心费力。与贾家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她迷惘得很。 唐果只有叹息而已。 唐果和林岳都很明白,论起在黛玉心中的分量,他俩哪个都比不上史太君。他俩也没取代史太君的想法。 唐果是因为看过,知晓林黛玉的悲剧结局,对贾家深恶痛绝;林岳是从皇帝那里得知贾家阴私过多,对贾家事先存了防备之心。但林黛玉不同,她不可能想得到自己在贾家将来的命运。 林黛玉在贾家住的那五、六年,正是史太君最宠爱她的时段。 在史太君的关爱中,六岁的黛玉挨过了幼年丧母的痛苦。对于黛玉来说,史太君在那段时间,代替了母亲的角色。 这几年贾林两家的暗斗,史太君聪明的将王氏和贾琏推到前面,自己仍旧是那个将黛玉当心肝宝贝儿疼爱的外祖母。 就像没几个人会为了别人的言行疏远自己母亲一样,林黛玉很难在心理上远离史太君。 但这次笈礼的事儿,史太君做得比较明显,终于将黛玉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底的怀疑全部勾起,她自然要郁闷烦恼了。 知道自己最亲近、最爱的外祖母其实并非那么爱自己,黛玉大概要痛苦一阵子吧。这事得靠她自己慢慢看清、理顺,别人帮不上忙。 故而,唐果对石夫人的及时出现甚感庆幸。 感情空白是可以填补的吧? 石夫人加油! 与唐果的开心截然不同,石昭母子的心情糟透了。 黛玉认干亲,石家大摆宴席,办得正式隆重,石昭母子也在被邀请之列。 眼睁睁看着自己打算求娶之人,在堂婶母的指点下对自己行了兄妹之礼,石昭只觉得心里嘴里都发苦,面上还得勉力应酬。 他娘看儿子如此伤心,立刻迁怒于黛玉和石庆夫妇。欲待说两句酸话,好在脑子尚未完全被“儿子”两字填满,审时度势,硬生生忍了。 黛玉不知这些,唐果听着暗卫转述,偷笑了一下。 她对石昭特不看好。 除了家庭复杂、寡母独子之外,主要是这小子房中侍妾、通房丫头N个,其中两人特别得他娘的喜欢。 将来无论谁做他家媳妇,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怕都会是他那个娘。这种高难度的岗位,何苦让黛玉去受罪? 至于石昭? 他的反应不在唐果考虑范围。他那些侍妾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虽说这个时代就是这风俗,但在唐果看来,说明石昭并没到非黛玉不可的地步,装啥情圣? 一举解决掉两个难题,唐果轻松愉悦,哼着歌儿做了好些菜,跟夫君一起吃了顿美美的晚饭。皇帝感染了她的好心情,龙颜喜悦,底下人当差松快了许多,也算是良性连锁反应。 皇帝正月二十一便出发去视察河工,他这次轻舟简从,力求速去速回,所以并未带唐果,只让胤禛和胤祺跟着。 唐果头一回一个人留在弘德殿,有些不适应。 想找十三皇女玩耍,找不着人。灵芝提醒了,唐果才想起来,除了十四皇女太小不能动,其他几个皇女都出去玩了。 正月里,响应皇帝老爹的号召,开府的皇子们将宫里未嫁的meimei都接出宫去了。各个府上轮流住,期间她们的福晋嫂子带她们京城内外的逛,让她们大大自在潇洒了一把。 唉!没玩伴…… 没精打采的过了一日,不愿成为闺怨图女主角,唐果决定自己找乐子。每天领着虎豹到处晃,带着宫女们跳绳、丢沙包,又弄来牛筋当皮筋儿跳,弘德殿里天天笑声不断。 这天闲逛到景阳宫,便找薛宝琴来闲聊。 托唐果的福,薛宝琴与薛蝌、湘云、黛玉常有通信。这几个月,她在景阳宫过得安宁平静,每日擦擦书架,看看书,心神渐渐宁定。怨恨厌憎慢慢消散,薛宝琴仍旧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只多了几分成熟精明。 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