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百花杂草 (第1/2页)
贾家刚出了贤妃被贬的倒霉事,倘若再来场官司,无疑是雪上加霜。别看有退路,那是最后一道屏障,只能保贾家不被官府判为骗子,未必保得住贾家的名声。 史太君从心底里不愿此事闹大,拿不上台面的东西太多! 假契约虽是林平殷拿来的,但这是她多年运作的结果。 当年贾敏身故,林海多病,林岳下落不明,史太君起意与林家结亲,自要对林家家底儿有个数儿。有贾家在,绝不会让林家家产落到林家族里的。她和她那二儿媳妇在林家都曾安插有人,多是贾敏的陪嫁仆人。这些人在贾敏掌管林家后宅之时,都得了权力、好处。贾敏死后,林海病弱精力不济,对内宅疏于管理,让这些人钻了不少空子。他们与贾家的关系藕断丝连,用起来不难。 史太君的打算几乎成功了,林海未立嗣子,除了留给林岳的那份家产之外,其他的都留给黛玉做嫁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林岳平安归来,林海改了主意。 史太君为了达到目的,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笼络黛玉,另一方面便是从林家老家着手,寻思着给两玉儿婚事加加码,另外也是对林岳有个牵制。林家族里说得上话的几位,没少收贾家的礼。经手办事的,主要是那些个“卧底”。 如今那些二心的奴仆,绝大部分被清除了,但还有几个留下。史太君摸不准,是林岳没发现,还是有意为之。若是后者,难保不是留着打击贾家的,只不知选什么时机。一旦在公堂上抛出,贾家就有谋算林家家产的嫌疑。 另有一件,也挺要命。 史太君回想起林平殷刚到时说的话:那日我正坐在家里看书,书房里平白冒出两个人来。可是唬了一大跳! 细看是一僧一道,颇有些道骨仙风。他二人拿了这字据,说是出家人慈悲为怀,要成就一桩夙世因缘,了结一段因果。又说我与此事有一段缘法,合该为此事出力,又教了我如何说。我原不信这怪力乱神之事,只那僧道二人,将我心中所忧之事一一说得明白,言道善有善报,我为他人了缘,自身也能心想事成,我这才拿了这个上京…… 林平殷最忧心什么?他两个孙子的前程!贾家为了让他安心,快马送信到江南,给他两个孙子各自谋了个不入流的小官。又许下诸多好处。 这事儿不难查。 一旦上堂,即使有林平殷亲笔写的这个护身符,贾家逃得过律法,逃不过人言。那两个出家人连影儿都不见,人们只会猜,是贾家与林平殷造假,又推出林平殷做替罪羊。 怎么办呢? 瞬息之间,史太君转过多个念头,可惜,哪条路都行不通。 “她二叔,这事还是不要闹大为好吧?女孩家儿名声要紧,牵连到官府公案之中,总要让人家指指点点的。再有,那林平殷也是受了一僧一道蛊惑,七、八十岁的人了,便是律法中也是有恤刑的,宽待老弱。她二叔何不高抬贵手,就当是积德行善也好。”史太君斟酌半晌,说道。 林岳一笑:“此事与姑娘何干?断不会牵连到她。老太太惜老怜弱自是好心,然而,就像您说的,他受了那一僧一道的蛊惑,安知那一僧一道不去蛊惑别人?此案不上公堂,谁人知晓有出家人在行此jianian狡之事?老太太只怜悯这行骗的老者,却把那被骗之人放在何处?且把两个首恶也一起放过了,他们再去作恶,如何是好?” …… “就依她二叔说的办吧。” “那么,老太太,是贵府将人直接送官,还是晚辈告到官府,让衙差去贵府领人?” 史太君淡淡道:“那林平殷年纪甚大,老婆子不忍将他送官。她二叔告了状,让官府去抓人好了。” 林岳点头:“晚辈明白了。” 谈话至此,基本上话已说尽,史太君起身告辞。林岳亦不甚留,送了史太君出去。 坐在车上,史太君微微撇嘴,林岳要告就告去吧。 只有状纸就能告状? 哼!只要我贾家不承认有此事…… 别怪老婆子心狠,只怪你没给老婆子留余地! 下意思往袖子里一摸,史太君一个激灵:那张假契约不见了! 叫了鸳鸯在车上翻个遍,踪迹皆无! 这是怎么回事?我明明记着林岳将契约还给了我,我临走之时装作无意,顺手塞进袖袋之中…… 我说那林岳怎么不问我要这个做证物呢! 史太君心下一沉。 林贾两家最后一点情意也没了! 她是聪明人,这会儿已回过味儿来了。就像她装作忘记留下假契约一样,人家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人家先还给她,倘若她主动交给人家,两家还能剩一分香火人情;她揣进袖子,人家就清楚她打什么主意了。眼下,人家想法子取走,两家又多了一份过结。 “快!让马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