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君臣兄弟 (第2/2页)
之时,那些个掌权的东西真的不知不变便要亡国吗?只怕是大多数人心里都明白。只不过,和以后的亡国比起来,自己现在失权、失势、失财更重要。更何况,那许多年里,遭殃的主要是百姓。至于身居高位的官僚贵族们,大多照旧过骄奢yin逸的好日子。国家兴衰,对他们影响不大。舍弃个人利益顾全大局,舍弃眼前利益顾全将来,一向是少数。” 皇帝长叹一声,继续道:“如今也一样。纵使我将那些个儿子、兄弟召集到一起,把梦中所见讲了,或者将后世的史书拿给他们瞧一遍,你当他们就会罢斗言和,合力革新么?那未免想的太天真了。权利之前,欲望与争斗永不会停息。有野心的照旧野心勃勃,肯定会想,若是我登基为帝,定会如何如何,断不会落得此种地步。嘿嘿……百余年后之事,哪有眼下的皇位、权势重要?知晓了我的担忧和打算,只怕会更加助长某些人的野心和欲望也说不定。我所能透露的,只是一些朝政上的想法。有时会与太子他们事先通气儿,或者找来相关的人讨论讨论,再多的,却是不能说了。否则难免横生枝节,弄得形势愈加复杂,难以控制。人心,从来不是非此即彼,最是难以预料。” 皇帝摇头苦笑。 唐果郁闷了。 难道夫君大人注定要一对N多、单挑一群? 看老婆愁容满面,皇帝笑了:“果儿跟着愁什么?现今与那时形势不同、人也不同。” “我当然知道陛下你很强势,而且我确信你一定会实现你的想法。只是不愿意你在cao劳国事的同时,又被家事困扰。虽然你没说,不过我猜,你今天晚上心情不好,肯定跟你亲近的人有关。不相干的人估计影响不了你的心情。”唐果道。 “这会儿已经没多少影响了。待年后有个结果,我再和你细说。”皇帝拍拍唐果的手,“果儿不必担心,我好得很,咱们回吧。” “嗯。” 皇帝淡定了。抛开烦恼琐事,专心陪老婆度假。到苏全家赴杀猪宴、逛街、赶集,给唐果庆祝22周岁生日,两人过得甚是滋润。 京城众人可淡定不了。 皇帝究竟病体如何?眼瞅着到了封宝祭天的时候了,今年怎么个章程? 问号多多,却是无人敢问。 一旦分寸把握得不好,就会沾上窥视宫禁的嫌疑。 显贵们琢磨得脑袋都快爆了。 也有人例外。 恭亲王府里过年气氛甚浓。恭亲王常宁每日听戏饮宴,变着法儿的寻欢作乐。他原本就风评极差,这下子更招眼了。 裕亲王福全劝了几句,奈何他听不进去,只得罢了,暗自忧心而已。 “主子,咱们的人在万源庵外头瞧见了方二。”前头戏台上依依呀呀的唱着,并没妨碍恭亲王常宁接收情报。 “方二?他进庵去了?” “回主子,没有。只和一个老嬷嬷说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人没找见。咱们的人跟着他呢。看样子是要回家去。” “于信,派人把方二抓住,务必问出来找的是谁,什么事。做的隐秘些。再者,你到万源庵接吴氏回来,记得代我向长公主问安。” 常宁吩咐完,眼睛一闭,接着品度唱腔儿。于信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他再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个对于常宁来说,非常不好的消息。 “崔嬷嬷死了!她孙女儿逃走不见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常宁鲁莽是鲁莽,但自小在宫里长大,他可不笨。 前后一联系,心里隐隐有个可怕的猜想浮现,不愿相信却是挥之不去,常宁跌坐在椅子上,出了一身冷汗。 于信腰弯的越发低了,低声回道:“主子,方二抵死不招,这是奴才从他干儿子那儿问出来的。崔嬷嬷腊月初八死的,说是多喝了些腊八粥,年岁大了,没克化动,积食加伤风。她孙女儿当天就从长公主府跑了。公主府派人去抓,没抓住。有人瞧见她往保定那边儿去了,正好方二在那儿安了家,长公主便命人去通知了他,帮着一起找人,没找着。嗯……听说方二跟索额图门下的鄂家来往密切,那一片儿恰是鄂家的地盘儿,鄂家帮着找人来着。” 常宁心一跳,那猜想越来越清晰。他做事随心所欲惯了,从不管对错,不问后果。这猜想却吓得他双手颤抖,浑身冰凉。 于信看他这样,也不敢出声。 好半天,常宁道:“把咱们的人马撒出去,一定要把崔嬷嬷的孙女儿找到!爷……倒要看看,内情究竟如何。” 他说了几句话,心跳逐渐平缓,冷声道:“吴氏便呆在她那院子里吧!哪儿都不准她去!让人看紧了。” 于信领命去了。 可能……上当了…… 常宁坐在椅上,宛若木雕泥塑一般,失了生机。 今天中秋节,祝大家合家健康,开心快乐!^_^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