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父子母子 (第1/2页)
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一。 弘晳包子早早便来给唐果拜年。 唐果按规矩给了压岁礼物,见小包子有点儿没精神,以为是昨晚守岁没睡觉的关系。知他是从奉先殿过来,还要去给佟佳贵妃拜年,说了几句便打发他赶紧去了。 弘晳告退出去,奔承乾宫。从暖屋子里出来,被冷风一吹,不由得打个冷战。 脑子清醒一些,有点儿后悔。刚才在唐佳皇玛嬷那儿怎么就像没睡醒呢? 唉! 小包子垂头丧气。 他没精神倒不是因为没睡觉,昨晚上被他爹刺激了。 除夕守岁,太子殿下闲来无事,跟大儿子谈心,敲打大儿子来着。 “真以为你的叔叔们不知如何处置才是最有利于朝廷的?真以为你们两个小毛孩子的想法比人家周详?” 太子这么问儿子。 弘晳很老实的回答:“回阿玛话,儿子没那么想。当时汗玛法问,儿子怎么想便怎么说了。儿子说的不对还请阿玛教训。”他不太明白,为啥他爹今天想起提这个事儿了。 胤礽叹口气,摸摸儿子的秃脑门:“子时过了,你又长了一岁……” 恍惚了一会儿,胤礽笑道:“你说的没什么不对。只是……有些事得让你明白了。” 见儿子瞪大眼睛瞧着自己,胤礽又叹了口气。自己是从十五岁起,才真正开始从汗阿玛那儿学习帝王心术。之前,仗着汗阿玛的宠爱和纵容,似乎……从没想过这些。幸好,从十五岁开始,汗阿玛没再惯着自己。不然真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你知道你的叔叔们为何会有那般南辕北辙的主张么?” 弘晳嘟嘟嘴:“回阿玛,儿子不是很明白。不过根子应该是利益吧。” 胤礽挑挑眉,“能看到这个,倒也难得。你自己想出来的?” “儿子前些日子跟弘晖弟弟在唐佳皇玛嬷那儿听故事,听皇玛嬷跟汗玛法说过一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儿子和弘晖都不大懂,汗玛法解释说,这说的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过,对朝廷上的许多事也适用。” 胤礽愣了半天。很有些羡慕俩包子的好运。 “是啊,利益。”胤礽叹道:“大家伙儿说自己的想法,除了在你汗玛法那儿有个交代,更重要的却是说给朝臣们听的。西伯利亚那儿,如今可是香饽饽了。想要去插一脚的显贵太多,可路都被你汗玛法堵上了。那些人因此都指望着卖给蒙古人个好儿,对方能投桃报李。” 弘晳动脑筋琢磨琢磨:“那主张仁义为怀的叔叔们,岂不是能得到许多人的感激和拥戴?即便汗玛法不采纳,他们的立场也会让人有好感……” “是啊。这只不过是一件事而已。日子久了,一件又一件事累积起来,拥戴的人也就多了。”胤礽淡淡道。 弘晳想了好一会儿,动动嘴唇,又把嘴闭上了。 “你想说什么?” “阿玛,可是十叔他就主张严惩,四叔也是……”小包子后面的话咽住了。 “傻小子!世事无绝对,总有人从大局出发的。但你十叔主张严惩,可也是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的。一则,你十叔亲自上了战场,知道胜利来之不易;二则,他将来只怕要往西伯利亚去,当然不希望那儿各方势力混杂、谁都能插得进了。你四叔么,是想要做孤臣、直臣的了,你汗玛法命他主管风纪,他便事事法度不离口。那也是他的自保之道。” 弘晳差不多满眼蚊香圈了。 胤礽看儿子那小样子,忍不住笑了:“罢了,孤就是告诫你,别骄傲。你小子跟你那些人精儿叔叔,差得远呢。人家各有打算,偏偏说出话来,都合情合理,引经据典,让人挑不出毛病。这才是能为!” 弘晳肃容点头:“儿子记下了。”仰起脸来又问:“阿玛,那您和汗玛法的想法一致对不对?要是多数儿子想的都跟自己不一样,汗玛法该伤心了,说不定还会生气。” 胤礽张口结舌。 他也没跟皇帝太一致。在猜测皇帝想法的基础上取了个巧,意图保下一些人。因为他也想往西伯利亚插手。不为别的,为了那里的金矿。 太子也缺钱哪!尤其是早早从盐政上撒手、再不接受非法所得之后,收入大幅度减少。俸禄很多,可还是不够花。 另外,索额图之事多少影响到了他的形象,他也想通过此事交好一二有用之人。太子不应该结党,可有几个顶用的心腹,还是很必要的。 此时被儿子一句话提醒,胤礽恨不能给自己两巴掌。 看来西伯利亚的金银矿晃花了太多人的眼睛! 不对!是各自心里的打算闹昏了头! 越想越远,胤礽脑子里乱哄哄,好像很多东西一闪而过,快得抓不着。 胤礽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