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_第三百六十八章:德妃丹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德妃丹珠 (第1/2页)

    胤禩越来越看不清自己老爹了。

    拜户部新财政制度所赐,他很清楚,年初预算里绝对没有修官道这一项。倒是修建各类水利设施、推广农业技术占了不小的一块儿。

    所以,朝廷应该没这么一笔银子来修路。

    难道又是像上回一样?

    胤禩暗自揣测。

    西伯利亚平叛的时候,军费和物资的来源,一直是个谜。

    办那趟差事的胤禟嘴严得很,只字不提。

    侧首看看胤禟,这个弟弟如今有了自己的一摊子事儿,两人也已不复之前的亲密。

    胤禩压下心中疑惑,问起弟弟在外的生活情况,一时间倒也兄友弟恭,十分和谐。

    胤禟的到来,在营地里掀起了一点儿小波澜。诸皇子聚会了一回,算是给兄弟接风。

    热乎劲儿还没下去,胤礻我也到了。

    皇帝跟十儿子密谈许久,选了个正式场合,将修官道计划正式提了出来。

    工程建设从来都是有油水的事儿,N多人眼睛冒绿光,盯了上来。

    这年头儿没有“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可道路带来的利益,啥时候都是一样的。

    除去修路本身的利益之外,经西伯利亚来清的外国商队,走一趟就赚得盆满钵满。只是来往一趟太不容易,不知多少人因迷失方向或遇上险阻死在中途。

    这是一条来钱道儿!

    蒙古草原沸腾了。

    京城里那些个留守的,听说皇帝把这么一大块馅饼拿草原上去了,在心里诽谤皇帝N十来遍之后,也开动脑筋,琢磨着怎样才能分一块。

    男人们团团转,女人们业务也挺忙。。

    德妃越发关心弘晖了。

    先前她只围着胤禵转。老儿子么,而且要进军营了,逮着机会德妃便要关怀一回。

    俩儿子一起随驾。明眼人都看得出,她尽量对两个儿子保持一致。

    但就像后世里的一句话,“爱情和贫穷是无法掩饰的”。在德妃吴雅氏这儿,“感情的浓淡”也是无法掩饰的。

    表面上母慈子孝,但对于德妃和胤禛来说,彼此对对方都没多少真心。所以,“尽量”终究只是“尽量”。

    好在皇子们各有差事,胤禛更是忙得要命,少在他亲娘面前出现,减了不少煎熬。

    胤禵和他生母的感情并不很厚重。早年因皇六子胤祚夭折,胤禵出生后一直养在当时的德妃身边。皇帝把吴雅氏降为贵人之后,胤禵被抱去阿哥所,跟其他小阿哥一样,由保姆嬷嬷们照顾,佟佳贵妃负责照管。

    也因此,胤禵与胤祥感情最好,对佟佳贵妃很有几分孺慕之情。

    胤禛从小带着这两个弟弟,教他们写字算数,又第一个完成兵役,胤禵对自己亲兄长胤禛很是崇拜依赖。

    又因为与胤祥一起见识过老爹的“超自然”之处,胤禵眼下没啥别的想法。跟胤祥商量好,听老爹的话,跟老爹走。最好是服完兵役之后能当个大将军,驰骋沙场。

    母子俩平时交集太少,三观又相差悬殊,从德妃那个角度来说,想要将小儿子拉到自己阵营,有点儿难度。

    小儿子再一进军营,两年之后,更年长,就更有主意了。

    所以德妃吴雅氏难受又心焦。想要趁着出巡,母子俩多联络感情,胤禵又整天忙着打猎,跟在皇帝身边听政,或者随着哥哥们去当差,德妃仍旧是难以如愿。

    儿子难沟通,只好从孙子着手。弘晳和弘晖的业余时间相对比较多。德妃隔三差五的把弘晖叫去,给她念个书、读个信,或者画幅画。少不得给大孙子弄点儿好吃的、好玩儿的。

    虽说皇帝指定了弘晳和弘晖跟着唐果,不过她是亲奶奶,唐果也不能阻止人家祖孙亲近不是?

    唐果自然不会去阻止。只命人好生跟着,保证弘晖安全。

    皇帝听说了,微微一哂,不予置评。

    六月里的草原,美不胜收。

    这一日,弘晖又被德妃叫走,唐果领着弘晳去看毡匠擀毡疙瘩。

    毡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