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一章:明德道士 (第2/2页)
那个。 他当年也曾对着儿子的读书笔记,花了无数心血研究那“天地之力穷矣”一段话,对第一个问题还是很有自信的。而且他也瞧出来了,今儿老爹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回汗阿玛的话,儿臣时常在汗阿玛身边聆听教诲,于头一个问题,儿臣以为,王朝存续与否,关键在于,百姓能否活得下去。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观史上历次改朝换代,多是以民乱为开端。百姓何以为乱?食不饱腹衣不蔽体也。” 偷眼见皇帝听得认真,继续道:“农乃百业之基,耕者有其田方能长治久安。据儿臣看来,每到王朝末期,耕地往往大量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而手握大量土地之人,往往是不必纳税纳捐的。这样一来,朝廷赋税减少,又要加重税捐。种田劳作之人没了土地,反而又要交纳重税苛捐,又有贪官酷吏横行,百姓活命艰难,焉得不反?变乱若起,社稷难安。儿臣以为,对内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能让八方臣服,不敢起觊觎之心,我大清必能国祚绵长。汗阿玛出银子购回土地分与失地之人,又鼓励工商,乃是于农之外,给百姓另辟活路,便是为朝廷千秋万代记,儿臣感佩不已。” 说着跪下叩首。 他那些兄弟们骂一声“jianian诈”,急忙跟着跪下去,“汗阿玛圣明!” 也不得不佩服胤礽,一个假设,便把大清的存续时间弄到国祚绵长上去了,又恭维老爹“千秋万代”。心里虽然都冒酸水,但这样说确实最安全。有太子定调,他们大可以回避这个问题。 诸皇子:他能当太子,倒也有些道理…… 动作、心理一顿折腾,恢复秩序。从老大开始,一一谈谈见解。好在胤礽只说了重点,没把话说尽,后头还有发挥的余地。皇子们按照各自管的那一摊儿,挨次回答一遍。 到了十三这儿,又结合自己参与新式海军训练的实际情况,对老爹和众兄弟说了一番海军实力上的不足:英吉利、法兰西、瑞典等等,人家的商船军舰都能到处跑,咱们这可只能在家门口转悠!差距啊! 老九和老十跟外国人打交道多了,对这个也深有感触,一伙儿人又讨论了半天。 最后,皇帝把老大和老三留下,给其他儿子留个思考题:倘若有一日,这些海上强国,派舰队登陆中土,该当如何? 儿子们满腹疑惑的走了。 思考题不疑惑,疑惑的是老大和老三会不会就此释放。 没过一个时辰,就都收到消息,这两位被“还押监舍”了。 哦…… 各有想法不提。 因许久未曾与胤禩相聚,胤禟晚上到八贝勒府喝酒。 进门时见一道装人大模大样的出门离去,并不似常人见了他避道行礼,反而是斜眼瞥了他一眼,胤禟心下大怒。 又见八贝勒府上之人见惯不怪,略感诧异。狐疑间,那道士已飘然去远了,看背影颇有仙风。 “九弟!”胤禩已迎出来了。 胤禟上前见礼请安。胤禩一把扯住了,“哪来那么些客套!进去吧!” 胤禟压下疑虑,跟着进去了。 酒过三巡,胤禟终于还是问了:“八哥,您府上也养了道士了?小弟说话您别不爱听,当年老大若是不听道士胡说,也未必会落到那个地步。” 胤禩筷子一顿,慢悠悠夹了口菜吃了,笑道:“那位张明德道长不是我府上的。是普奇请他来看相,如今住在普奇家里。据说他看相很准,九弟,你不瞧瞧?” 胤禟摇头,“八哥,您让他瞧了?怎么说?” 胤禩一笑:“还不是那些个套话?福寿绵长、贵相。” 胤禟皱皱眉。皇子还能不贵?可皇子再贵,还能怎样呢? “我总觉着那道士古里古怪。” 胤禩瞧着他,慢慢的道:“他说,皇太子暴戾,他想为天下百姓除了这一害。他有十几个身负绝技的朋友,要杀太子,轻而易举。” 胤禟手中的酒杯一歪,索性放在桌上:“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也敢说?!八哥当时就该将他拿了。再说也是痴人说梦了!神机营的本事八哥是见过的,便是他再本领高强,除非能杀人于千里之外,否则真当自己能快过火枪?胡吹大气,必是骗钱的!” 胤禩道:“可不是么!估计是那道士知道普奇与太子有宿怨,说这话讨好他吧。江湖草莽,信口开河,岂能当真了?” 胤禟见他将此事推开,也不便多说,只劝他离那道士远点儿,胤禩笑着应了,说起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