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七章 (第2/3页)
上,让吕氏挑着看着,自个儿省点儿体力,这才刚刚开始逛呢。“你倒是好眼力呢……” “姨,你咋能记得呢,或许我们来过,你忘了呗。”夏竹倚在方氏身旁,插嘴道。 老板娘还是笑得和气,拿了糕点出来,让夏竹随意吃。“我这****都在铺子里,吃这行饭的,这点儿眼力劲儿还是要有的。再说,瞧你们一行人的气度,印象中没见着过,我就猜想了你们是第一次来的。” 其实,是不是第一次来,夏竹觉得自个儿也能瞧出来,光凭着吕氏一次次地成衣摸过来,猜想这个也不费劲儿。 “你咋不请个人来帮帮你?这你一个人的也够忙的,可顾不了那么多人。”方氏张望了下,发现就老板娘一个人。 “可不就是为了省点儿工钱呢,这省下来的工钱,这布料子的价儿上都能便宜点呢,也是一样的。”老板娘有问必答,招呼着方氏。随着吕氏就一件件都摸下来。 这衣服怕是要摸出好几个手印了吧?夏竹有些同情地看着老板娘。 “噗嗤,你这小丫头倒真是逗人……”夏竹不禁怀疑这老板娘居然能懂眼神? 吕氏一路瞧来,一路摩挲着过来。 走出铺子的时候,老板娘拖了隔壁的大娘顾着些铺子,瞅着空挡,抱着四匹布送去 唐大海在的铺子里了。这人手少也是个麻烦,只是她家的铺子也甚少有人一买就是四五匹的,除非做嫁妆。 “素心,进去瞧瞧去,你这头上,啥都没,现在这日子可是比你大姐他们都好了,这头上还光秃秃的,去选些自个儿中意的簪子啥的吧?” 方氏从没提过吕氏的嫁妆还剩下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剩了,既然没都已经没了,多提只会让吕氏伤心,唐大海难堪。 只是,这事儿一直挂在方氏的心上。这要是娶媳妇了,有点头脸的婆婆的,都会送份像样的首饰啥的,作为改口礼。习俗一直在,只是小河村履行这习俗的怕是不多了,改口礼都是啥首饰簪子的,有些要脸面的,弄个镀银的簪子啥的混混过,充些脸面。不过这镀银的也是得费不少铜板的了。 所以,娶媳妇自古以来都是要花大价钱的。这改口,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吕氏想着现如今这铺子还没啥进账,这银子只见着一****地花出去,到底不舍的买金簪子,只挑了简单的两根银簪子,死活不肯再买了。 零零碎碎地买了糕点,饴糖,这难得逛逛,竟是累得慌。 一进铺子后院,唐大海拿出了一张纸放在石桌上。夏竹如今也跟着方氏和吕氏识字,这儿的字只是繁体字,夏竹除了自个儿写,会少些几笔,认认倒是没啥问题,只是一直不敢让人晓得,只一字一字地开始认。 “这是我刚刚跟朱掌柜签下的契约,比照着那日的说的。”唐大海看着石桌上围着的人, 这会儿才想起了自个儿自作主张了,只让钱里正的小儿子读了读。 “你都签了,还能有啥好说的,这签都签了,没得说了。”吕氏看完,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只淡淡地说着。 唐大海这下更是忐忑了,连声问着。“真有啥问题?我听着没啥不好的啊,都是对咱有利的啊,我也没想着指望这方子赚钱。” 夏竹快速地看了遍契约,还是有些不习惯竖着看。确实是跟那日说的差不多,这俩方子卖了20两银子,另外,每年会给40两,只要听雨阁还在卖这些个东西。 不得不说,听雨阁主动提来的这些条款,确实相当优渥。看来这东家也确实是个妙人,这一年四十两银子就将自家与听雨阁绑牢了,年年送。这自家要是又有啥新的,也不好跳过听雨阁,卖给其他人。 庄户人家就是实在!特别是对唐大海这种人,特别吃这一套。 一大早,唐大海就去叫了一辆马车,停在后门。因为还早,铺子里还没忙活开,十八相送上演了。 “大海,你们可得来瞧瞧,否则我们这心里没底……” 唐大海归心似箭,懒得理会这些天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的话。初时,唐大海还会照着本心,感人肺腑地来上一段。后来,唐大海也会耐着性子劝慰着。现在,巴不得赶紧离地远远的。祥林嫂了? 满载而归。马车直接到了院门口,搬下一车的东西,付了钱。村尾的小路,自从唐大海一家子开了荒以后,这路又重新拓宽了,一辆马车过过,绰绰有余。很是方便。 围上了许多孩子,春兰拿了些饴糖分给了围着的几个孩子。 收拾妥当,唐大海一家子出门走亲访友去了。 “我去爹娘那儿瞧瞧去,这都一个月了,不去瞧瞧也说不过去。”唐大海期期艾艾地望着吕氏,他也没想着让谁跟他一道儿去,自家的孩子自己清楚,对老宅子里的成见可是大了去了。 “爹,我陪你一道儿去吧?”夏竹想了想,都不知道有多久没去老宅子了,去见见“世面”也是不错的,都快忘记自个儿姓什么了。 唐大海倒是很乐意夏竹陪着自个儿去,毕竟现在唐有根和江氏的态度可是大不同了,他们家人,除了自个儿,还没有人晓得这事儿。 他每每说起来,倒是没人回应,也不知是不信还是压根不在乎,瞧不上。 吕氏虽说现在毫不掩饰地不想去老宅子,但是礼节上还是从不抠着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求老宅子别给她家贴啥说头就好了。 半匹藏青的,半匹深红的,吕氏知道江氏一向偏爱大红大紫,红到发紫就愈欢喜。一包糕点,一条猪rou。 这非年非节的,这礼也不算薄了。村里的,哪怕是过年过节,也没这种送法的。所以,唐大海很是满意的吕氏的安排,愈发觉得对不住吕氏,想着从昨儿个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