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九章,舔犊(九) (第4/5页)
大夫一阵咳后,才对上前来扶着自己的朱闵和蔼地道:“你的亲事切不可草草乱定,切不可乱定呀。。。。。。”这句话最是能让朱闵羞愧,为着寻找人间“洛神”,母亲已经亲口自己:“随你喜欢的,好人家正派姑娘,母亲给你订下来。” 此时听着外祖父这样咳声中,还是连声叮嘱,朱闵赶快答应下来:“是,亲事由父母亲作主,等订下来就报来。” “好,好,这就好,”蒋大夫欣慰地笑着道:“年青人有自己的主张,有主张是好事情,但是亲事上面,切不可草草,这是我最近最为悬心的一件事情,一件事情,” 告老久居家中的蒋大夫虽然是不知道八皇子对着长公主说过“金屋蓄康宁”的话,却老道深刻地把下一代与曾孙子们会同朝代的皇子们一一揣摩过来,太后一天不还政,长公主如日中天,皇帝表面退让,其实也是依仗高阳公主从中斡旋,蒋大夫只揣摩皇子们,倒是猜中了一部分。 从蒋家出来时已经是晚上掌灯以后,向来为尽孝道,是早来晚走,这是蒋大夫和蒋家亲戚们最为满意和称赞的,就是世子朱睿在蒋家,从来也是不以客自居,帮着迎来客往,招待诸亲。这亲事在成亲前蒋大夫不看好多年,成亲后波折过后却是越来越让人满意。 只到送走亲戚们,两位小王爷才离开。蒋家的亲戚们为和小王爷们亲近,都是这一天来拜年的多,就是初一来过,也是约好明儿再来。 虽然过年中,此时街上人已经不多,只有地面上雪光泛着白光,兄弟两个人各骑在马上,身后跟着七、八个人一起往回走。 朱闵出来是觉得冷风拂面有几分寒冷,看一看身边的胖倌儿,光着脑袋不戴帽子,束头发的是祖父过年新给的一根刻福神的簪子,在清冷月光下泛着金光。他倒是不怕冷。 正要取笑一句的朱闵突然觉得异样,耳朵中听得一声弓弦声响,飞身就从马上扑过去,把胖倌儿也带下马来,然后一声响,一支闪着乌光的箭笔直盯在地上。地上雪冻如坚石,那箭头直没进去,箭后尾羽犹在颤动不停。 “有刺客!”跟的七、八个从人都武艺精良,都是一声“呛啷”拔出刀来,长街两边,竟然涌出不少人来,都是黑巾蒙面,两边俱各有几十人,眼看着倒象是上百人的架势。 朱闵冷笑一声,把弟弟胖倌儿护在身后。刚才翻身扑到胖倌儿,是避在胖倌儿马下,这一会儿手一翻,从马鞍下摘下弓箭来,我们家是什么人,出门会不带弓箭。 这就扬手开弓就是一箭,射到一个,黑衣人虽然来的迅速,看着人多,没前进几步只听到“哎哟”连声,两边屋檐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两队也是黑衣人,人并不多,只有四个,却是一扬手就是一排袖箭,下面街上行刺的黑衣人就要倒上几个。 这一会儿功夫,护卫的七、八个人已经冲到前面交上手,刀剑声响中,这一会儿都是图快图狠,不一会儿就血腥气在大街上弥漫。而远处的靴声也往这边响起来,巡城的士兵来的也快,这里必竟是京都。 胖倌儿马上弓箭被朱闵拿走,自己一猫腰穿过马腹到了朱闵马旁摘下他的弓箭,瞪着眼睛四处找人。此时屋檐上有护卫,下面街上也有护卫,又可以听到有巡兵过来。两位王府里长大的小王爷只是迅速在搜寻着领头的,必然有领头的才是。 “在那里!”朱闵听到黑衣人中一声:“退!”已经辩认清楚来人,这就跃起上马弓箭在身上背着就赶过去。身后却是胖倌儿不耐烦上马,大步流星,人虽小步子却快,在雪地上几步就冲过去。 左右两边俱有为首的,胖倌儿分的这一边那人已经上马,看着这一个胖脑袋孩子这样赶过来,看上去半人高左右,就这么挡在马前,当然是提马扬蹄奔着胖倌儿这胖脑袋就踩过去。 胖倌儿侧着身子让一让,也不耐烦取刀剑,雪地里蹲身扎马,出手就是一拳,正打在扬起落下的马腿关节上。那马痛嘶一声,马腿一声响就此断裂。 看着那马倒地,马上人急忙跳起来,一支羽箭从他肚腹穿越而过,“锃”地一声响盯在他身后墙上,马上这人这才感觉到肚子疼痛,一看之下才明白自己中了箭,正是眼前这个胖脑袋孩子,力气过大,以致羽箭穿人而过。 不远处朱闵一声长笑,雪夜中看着依然是衣衫不乱,迎上另外一个要逃跑的人,那个嗓子眼里格格的看着朱闵,脖颈上有血这才倒下来。朱闵微微一笑,宽袖中双手各亮出一把短剑。谁让你只看着我身上背后的弓箭,背着没有人说一定要用。 大年初二的夜晚,南平王的两位小王爷遇刺。原本在房中梳洗过,只候着儿子们回来问安过就去睡的朱宣一听回报,立即就站起来勃然大怒,大怒的神色只在脸上一瞬间,立即就转过面色沉沉,命人取衣服来:“我书房里去,让小王爷那里去。” 回身进房里先安慰过妙姐儿:“儿子们没事,一会儿让他们来见你。”这就换过衣服往外面来,穿到一半衣服突然进来问睡在床上的妙姐儿:“你可曾再交待过郝大海。”看到妙姐儿点头,朱宣这才放心出去。 在书房里看到两个儿子,都是衣衫整齐,朱宣这才放下心先低低问一声:“可曾有活口?”朱闵回父亲话:“手下不曾留活口,逃走的有人追。” “好,”朱宣很是欣慰,京里也行刺,不是一般人,留下活口来反而惊蛇,再看看胖倌儿,还是站着,朱宣微笑抚慰道:“好,胖倌儿也很好,倒没有吓到。” 听听外面脚步声渐起,知道是幕僚们过来,朱宣只留下朱闵,吩咐朱寿:“送胖倌儿进去见王妃去,闵将军我留下来。” 大过年的让人惊心,妙姐儿也和朱宣一样恼怒,刚接过高阳忧心不已的信笺,这就有这些事情,直到看到胖倌儿进来,妙姐儿才安心,让丫头们给胖倌儿梳洗过送去睡。一个人在床上越想越生气,岂有此理为一门亲事,闵儿与康宁的事情是表哥早早就与武昌候说过,一直到现在算是淡下来,想想高阳的忧心,妙姐儿在床上不得不筹划一下,这事情要找系铃人才行。 遇刺客的消息第二天就府里都已知道,朱宣是头天晚上和幕僚们商议过写的折子进宫去,大街上行刺非同小可,这刺客有胆子! 方氏听到以后,喊过芳蕙和芳苓来:“陪着我和哥儿们一起去看王妃,如果有客人在,你们就外面候着。” 隔壁院子里的申氏也是一样,赶快吩咐紫影和月影也同着哥儿们一起去看。看着孩子们一起出去换衣服,在房里等着的胆子小的申氏如一般听到这样消息的女眷们一样,只是念佛:“我的菩萨,这是多大的事情,难怪二爷三爷昨儿一夜没有回来。” 三爷不回来房中是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