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_第六百二十三章,舔犊(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三章,舔犊(十三) (第3/5页)

的挨。徐从安含笑,听着西陵侯的小儿子搔搔脑袋对史敬功大声道:“这书第一卷背完了,再背下面的,我得看一看才成。”

    被史敬功奚落一顿:“我虽不才,却是十年寒窗才的这名声,将来你科场上去,难道也说昨儿晚上我贪玩去了,这我没有学,等学过了再来考不成?”把手中折扇在桌子上重重一敲,史敬功变脸道:“以后要比试,头儿晚上先看过再来比。今天占用这许多时间,一点儿也不能少,中午吃饭不许睡觉,接着上课。”

    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毅将军笑着往前院来见父亲,郭服真的是没有说错,如今京里出风头的人是易主了,不再是我们这些人。刚才看过徐先生揍胖倌儿,毅将军有些手痒,明儿找人出去打一架去,我在军中战场上走过来,这些人都不是我对手才是。

    走上两步,看到朱明过来,毅将军问候一声:“听说二婶不舒服,我昨天刚进家倒没有时间去看看。”

    朱明一听就有些烦恼道:“不用看,没有什么大病,你刚回来多休息的才好。”叔侄两个人分手,毅将军往前面去看父亲,朱明来看几个儿子。

    先往胖倌儿他们房间里看一看,几个孩子这一会儿坐的端正,毅将军的先生正在讲课,朱明听上一听,再往隔壁房间里来,隔开一间屋子才是年纪小的哥儿们学习的房间。

    学哥儿是跟着胖倌儿在,习哥儿和朱明的三个孩子是在隔壁,请的先生也是朱宣的幕僚。南平王府为亲戚们是单独有家学,其实自己的孩子们是不在那里学,先生也不用另请,朱宣实在是幕僚多,随便抽一个出来就成。

    就是每天讲课的都不是一个人,换一本书就换一个人,今天这位先生却是朱明看着一愣,随即堆下笑容来,这一位却是大嫂的幕僚,封地上有名的王妃党出名之一,朱明是明白这些人其实都是大哥所网罗,可是一想到这里就想到大哥夫妻很是一心,刚才毅将军关切地问一句方氏不舒服,朱明想想就堵心,就为着哥儿们亲事,有必要心口痛上这些天。快有一个月之久。

    身后传来脚步声,朱明回身看时,却是徐从安,他是两边看着。这几位小哥儿们不跟着胖倌儿学也是方氏的意思,胖倌儿这一帮现在是京里有名气的纨绔,斌哥儿先不说体弱无力气,就是武哥儿有三脚猫的功夫,也一样跟在里面白填着挨打。

    “有劳徐先生这样辛苦。”朱明倒是想让孩子们一起学,隔壁刚才那一阵打朱明是没有看到,就是看到也不当一回儿事情,也是出了名的打先生,个个都是这样,家里才一起送来给徐从安,这是一位打不走的先生。

    朱明对着徐从安叹气:“要是两边儿合起来多好。”这是方氏回过太夫人,回过王妃,所以开两处。对王爷家事最为了解的徐先生宽慰朱明道:“讲课的张先生也是名士。”朱明叹气道:“我知道。”再也名气也不是世子师。

    在房间外面看过一回,这里给哥儿们休息,武哥儿第一个跑出来问徐先生:“打胖倌儿了吗?我在这里听着桌子椅子都倒了不是。”

    朱明和徐从安一起笑起来,朱明用手抚一下武哥儿的小脑袋,道:“你就听这些没规矩的事情,上课要专心,晚上回来背给我听,背的不好,我一样打你。”

    武哥儿却是别样心肠,对父亲和徐先生道:“我要是在那里帮着胖倌儿,一定能打赢。”朱明只想笑上一声,打先生还有要帮忙的,却板下脸伸手在武哥儿头上打一下,打的武哥儿咧一下嘴,听着父亲骂:“不象话!”武哥儿得了这样一个“彩头儿”,这才赶快回房里去揉自己的头,过一会儿房外父亲和徐先生都不在,再出来到隔壁房间门口探头看着坐得端正的胖倌儿,看不出来有没有挨打的样子这才作罢。

    到下午放学,哥儿们一起回房去,先来见方氏问候:“母亲好些了?”方氏是真的心口痛,为着儿子亲事太过思虑,又样样不顺心,不由得方氏就犯病,毅将军回王府也没有能去迎接。方氏自己也觉得遗憾,生怕大嫂别不高兴,又让青桃今天再去对大嫂说一声儿。

    这里青桃刚回来:“王妃依然是和气的,让二夫人好好养病才是。”方氏这才叹一口气道:“昨儿晚上我对二爷说,请二爷为我大嫂面前说一声儿才是,二爷只是说我装病不肯说。唉,哥儿们的亲事难道就这样订下来不成?”

    方氏的病起源于妙姐儿出了月子对方氏的一番话,两位亲家小姑娘只能是白来一趟。方氏先是觉得没有面子,哪怕订一个呢,不然家里亲戚一定说自己在王府里没体面。

    这里正说着话,外面哥儿们放学回来,都是兴高采烈地进来,就是斌哥儿也跑在中间,方氏这才有笑容,但是赶快吩咐丫头们:“小心些,不要摔着才是。”

    房里现备好的有点心吃的,就是给哥儿们放学回来用的,方氏亲手拿一块给斌哥儿,这一程饮食不怎么好,面色腊黄还是一脸爱惜的抚着斌哥儿,一句一句问他:“今天上学怎么样,先生说的好不好?”

    青桃和青杏,及后来进来的秀柳都候在一旁不说话,三个人虽然是不同心,此时却是一样的心思,什么是先生说的好不好,二夫人只是疼斌哥儿,这话也能说出来,这学里不好就往家学里去,更是不好。请的是几位先生远比王爷的幕僚差的远。这些幕僚们都是跟着战场上走过,宫里也去过,一应待人接物都是行的,比一般的先生要强的多。

    只顾疼孩子的方氏也有可怜之处,不过是想儿子亲事自己满意一些,斌哥儿先天不足,有一个自己放心的媳妇方氏才能放心,想一想申氏的亲戚也能订下来一个,方氏就更是要犯心口痛,到现今为止,方氏只是知道朱明是不同意,却不知道朱明从中作梗。

    话说夫妻两人,各有分工不是,除非不想往好处过,如果想过好,男要让女,女要让男。这世上最和谐之处是配合而来,不是强权与忽略。暴力是解决一切纷争的最有效手段,可是维持长久的和谐还是配合与互相忍让,当然是要互相,单一忍让要吃亏。

    二爷朱明在自己的妻子眼里也算是屡遭漠视,朱明倒是不在乎漠视,这是男人社会,漠视又能怎样,可是一回房里方氏青桃青杏一看全是方家人,再看两位亲家小姑娘更是方氏的亲戚,朱明就觉得刺眼睛,这亲事怎么也不能定下来。真正作梗的就是朱明。

    为着南平王府长久的利益,朱宣和妙姐儿只会为侄子们订下识大体的媳妇,却不会横加干涉,朱明大力反对,作大哥大嫂的也不能听方氏的,再说朱宣向来是不喜欢方氏。只有妙姐儿才知道。

    斌哥儿告诉方氏:“今天的是张先生。”方氏听过以后很是欣慰,对房中诸人道:“看看,有事情还是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