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_第六百四十五章,云涌(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云涌(五) (第3/5页)

们也学歌舞,讨殿下一个示下才是。”太子妃这就轻松自如地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说过这句话以后,看看太子但笑不语,太子妃赶快改口过来:“那还是留在臣妾房中吧,也好侍候殿下。殿下不是说过怜儿堪怜,柔儿娇柔吗?”说到这里,太子妃才脸红了。

    太子继续转身看一看天上星空,才淡淡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往外面喊一个人出来:“去告诉周氏和云氏,昨天的饼子很好,明儿一早还备那个。”

    太子妃心里重新开始泛酸,周氏和云氏这就是南平王干的好事了。云氏也是老臣一族,女儿出宫为多,就跟八皇子妃明氏一样的簪缨之家,多出贤淑贞德的女儿家。向来是皇子们选妃的首选。这一位云氏进到太子府上,过程曲折一些,最后被南平王送进来。

    想到这里,太子妃心里突然有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压抑住心底的喜色,先陪着太子说话:“臣妾正想请殿下示下,周氏和云氏得殿下宠爱,臣妾想把她们的房子重新换一换,过年前进府里匆忙,住的太窄了不是。”

    太子这就点点头一笑道:“也好,倒是暖和一些的地方,云氏身子骨儿不好,只是怕冷。”太子妃忍住醋意,只是笑容:“明天把我的那件衣服给她去,是野鸭子的绒毛所织,倒是暖和的紧。”

    这样把话说过,太子妃再笑吟吟进言:“老臣们对殿下多有尊敬,臣妾想着殿下请的人并没有几位上年纪的王爷和候爷,他们会不会想着殿下不念老臣,”

    太子也是微微点头,我执掌江山,当然都是京里的世子和公子哥儿了,太上皇精神越发如老树熬过冬天,是越发的好。再有父皇。。。。。。到自己手里只怕是白头皇帝了,太子把自己杂心思打乱掉,听着太子妃正在含笑:“昨儿看到北平王妃,她只是抱怨着儿子们不孝顺,可怜她上了年纪,我听她的意思,倒有再为北平王纳妾的意思。。。。。。”

    女人,这就是女人,太子心中暗笑,不过这主意不坏,怜儿和柔儿都是国色,太子不是不心喜,不过身边新到的周氏和云氏也是天香,太子妃的话正合着太子的心意,太子这就再次首肯:“新买的几个丫头也学歌舞,不过这一次宴请,就不必出来了。”

    得到明白暗示的太子妃露出会心的笑容,话也流畅起来:“靖海王还年青呢,就是南平王,人都说他五十岁了,看着只是不象。南平王府却是虚位,一位侧妃也没有。。。。。。”

    “南平王你还是不要想了,”太子打断太子妃的话,虚位以待,他连姨娘都打发,自己用过的女人也往外面赶,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说南平王心狠,心狠的人如何对待?太子微微含笑,所谓篱牢犬不入。

    正想到这里,太子妃在身后又是一句:“要赏三位王爷一起赏才是。”太子一笑,这个我自己知道,不过南平王那里有些棘手,问题是他自己都少往外面烟花之地去,不是一次也不去,只是去的少。

    “他喜欢刀剑,”太子只是这样说一句,一定要送美人吗?送去以后只怕世子朱睿先就要多心,刘邦晚年频频想改立太子,世子朱睿不会不知道这一段。“多谢萍卿为我上心,”太子走近妻子,在她发间抚了一把,然后才含笑道:“你早些安歇吧,后天的宴请有劳卿卿cao持了。”

    太子妃送走太子,面上才露出来幽怨地神色来,我要送人,要出这口气,只往南平王府上送去,太子妃这才想起来,南平王年纪大了,送给世子去。

    等到和贴身的丫头睡下来,新住这太子府上,太子妃一个人睡只觉得冷床冷帐,太子不在这里,总是有一个丫头陪着睡才成。

    “那几个丫头如何安置,太子殿下可答应了您?”丫头们最关心的就是丫头,争宠也只是和丫头,这一会儿争不到太子妃这里。太子妃睡下来就是心里畅快的了,以后我倒有主意了,难怪太后干政这些年不肯松手,我倒要多多了解这些外面的事情。

    以前就是知道哪一家为重臣,哪一家为肱股,也得随时明白变动才行。太子妃觉得也可以送几个人出去,这就开心的多:“殿下让她们学歌舞,”学完以后往哪里送才是?太子妃至此,觉得自己很有责任保护好这几个丫头的贞cao,这也是太子一旦有心,太子妃可以劝阻的原因之一。。。。。。。

    明珠在帐下散发着淡淡光晕,妙姐儿还没有起来先问朱宣:“今天哪里看歌舞去?昨儿说是又去集艳楼,这老板也是,表哥这么喜欢看,怎么不开在京里来呢?”离京里几十里地,害的人要跑。

    依在朱宣怀中的妙姐儿听起来很是体贴,再抓着朱宣的衣襟道:“要是在京里,我也可以看看不是。”家里只有小戏子,就没有会歌舞的人。

    还闭着眼睛的朱宣似乎在回味余困:“你闷了,让人外面喊一班来好了,我请客只有好酒,跳什么歌舞,”家里酒池rou林已经足够,再加上靡靡之音,南平王觉得我还是清醒一些的好。

    往朱宣身上贴一贴的妙姐儿又要调皮一下:“昨儿管事的来回我,说纪姨娘病了,我让人给她送看病的银子去,表哥这里还要回你一声儿才行。”

    朱宣动也没有动,貌似没有听到。纪姨娘就是会歌舞的人,是人就有怪癖,南平王不想再看到自己家里有人跳这个,外面随便看,家里不想养。就养一班小戏子,也是妙姐儿解闷,就是太夫人也只是听书的多。

    “你儿子今天倒有歌舞看,太子府上说是请了不少名师去教,今天这酒宴表哥倒是不能去。”朱宣这才打一个哈欠:“北平王不去,只有靖海王去,我和北平王约好去看靖海老王爷呢,我呢这不总是身子酸痛,北平王说他老寒腿,靖海老王爷才是真病,水里呆多了,一到冬天就喘的跟个风箱子一样,儿子们听曲儿去,我倒要去听风箱子。”

    妙姐儿吃吃笑起来:“表哥看你,真病假病都说出来了。”今天福慧不在,这一对夫妻可以随心地缠绵一下,朱宣抱着妙姐儿搂一下,突然就想女儿:“今儿晚上还是让福慧睡在这里,”提起来福慧朱宣又要眉飞色舞,别人问起来福慧郡主才只一周岁,就要用素然起敬的眼光看着朱宣,那眼光分明是王爷依就。老来得子就总有这样的效果。

    再看看沙漏上的钟点儿,朱宣是先起来,越是过年过节他越是督促着儿子紧,妙姐儿也随后起来,看到奶妈抱着福慧进来,和女儿逗弄了一会儿,朱宣和孩子们这才一起进来。

    端慧郡主最辛苦,独自办一个年,做母亲更要笑脸相迎:“端慧坐这里。”朱宣只是对着胖倌儿说话:“胖倌儿今年还是跟着哥哥一起去,明年就自己去了。”

    “明年过年别想我,我在军中呆着吧。”胖倌儿的话逗笑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