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宜室宜家_第249章 宫中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宫中往事 (第2/2页)

取舍,后果……身上披着的外衣不知不觉下滑了少许,她伸手拢了拢,指尖不经意地碰触到胸前一块硬物,忽地一个激灵,脑中已有了决定。

    “既然姨娘敢赌,我荣安堂又有何不敢接,姨娘,华灼洗耳恭听!”

    轻轻抚摸着贴身挂着的那块凤佩,华灼脑中一片清醒。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无益,其实从她得到这块凤佩时起,就已经代表着麻烦缠身了,现在风平浪静,是因为她还没有把这块凤佩拿出来示人,可是早晚有一天,凤佩会出现的,金石堂就是她第一个要试探的对象,荣安堂的产业流落在外面已久,早晚要收回来,能收回多少,怎么收,这里面都大有讲究,不说腥风血雨,也少不了明刀暗剑,既然麻烦注定会有,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区别。

    再者,两位姑姑的死,一直都是父亲的一块心结,更是祖父、祖母死不瞑目的原因之所在,既然明氏知道真相,就算是为了告慰祖父、祖母的在天之灵,为了让父亲解开心结,她也要听一听。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身陷泥沼乃至于赔上性命,她会怕吗?

    明氏凝视了她半晌,才微微一点头,道:“你瞧着真不像个孩子,六丫头比你差远了。”顿了一顿,又哂然笑了,“若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跟你说这事儿。”

    说到这里,她忽地停了下来,起身下床,往门窗边走了一圈,才又回到床上,低声道:“我的出身,你可知晓?”

    华灼知道正事来了,忙道:“我只晓得姨娘出自宫中。”

    “我本是德妃娘娘身边的宫女。”

    “德妃?”

    华灼一惊,看着明氏的眼神猛地变了,德妃,出自惠氏,与惠夫人算起来,还是五服之内的堂姐妹。她隐约知道,先皇在世时,集六宫宠爱在一身,原本只能算是普通世家的惠氏,也因她而昌盛一时,说起来,惠夫人也是沾了德妃的光,这才能嫁入荣昌堂,成为华氏本家嫡长子的正妻,要知道,原本五大豪族之间,本家嫡出之间互相联姻,很少会出现本家嫡长子媳妇不是五大豪族出身的女子。

    等等,难道明氏提到德妃的意思,是指珏姑姑入宫的事,是德妃的意思?惊愕之中,华灼的心阵阵发紧,她的两个亲姑姑都死得惨,但珏姑姑死得比珧姑姑更惨十倍,珧姑姑好歹还死得明明白白,可是珏姑姑不但不知道她是为什么死的,甚至死后连尸骨都没有寻到,始作俑者,难道就是德妃?

    “眼下,该称她为德康太妃。”明氏苦笑一声,“当年,德康太妃深受先帝宠幸,或许是过犹不及,她连生二子,却都未满周岁就夭折,那时先帝为了安抚德康太妃,就把生母早亡、年仅十四岁的七皇子养在她膝下,此事在宫内宫外引起不少非议,但德康太妃手腕过人,死死拢络住先帝的心,让先帝下狠手摆平了宫内宫外所有反对的人,更撇开了皇后所生的大皇子,将七皇子立为储君。”

    “就是当今圣上……”

    华灼近乎呻吟地低语,这段宫闱事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听说过,皇后虽为一国之母,但却性情柔弱,又不得宠,几乎就是个透明人,大皇子虽是嫡长子,可惜资质平庸,唯好打猎,说起来有些可笑,他的死法跟她的珧姑姑几乎没什么两样,都是在狩猎的时候,因马受惊而摔断了脖子,不同的是,珧姑姑当时就死了,而大皇子却昏迷了整整一年,御医束手无策,先帝以储君不立国脉不稳为由,废掉了大皇子的储君身份,改立“孝心拳拳、恭敬敦厚”的七皇子为储君,就在七皇子坐稳储君之位的三天后,大皇子不治而亡。

    “七皇子当时虽然年轻还小,但却是时时往德康太妃宫中跑,讨得娘娘欢心,竟也将他当做亲子一般,那时我也年轻,见七皇子生得俊秀,待我们这些宫女也和善,又会说话儿逗我们开心,我就动了心思,后来才知道……”

    明氏苦笑着摇了摇头,深深地叹息一声:“皇室子弟没一个是吃素的,莫看他年纪小,实在是心狠手黑城府深,德康太妃那么精明的人,都教他给骗过了,又何况是我。”

    华灼又听糊涂了,怎么说着说着,扯到当年圣上身上,难道说珏姑姑惨死,跟德康太妃无关,而是当今圣上……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怪不得明氏先前说什么关系到身家性命,又问她敢不敢听,这、这可是要捅了天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