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尔虞我诈(12) (第2/2页)
倒下。一发子弹打光了,他略微下蹲并迅速装填子弹,如此往复,打出一发子弹,接着又是一发…… 不知道过了多久,棕发士兵像是从睡梦中惊醒一般,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打光了手边所能找到的子弹,却又不记得自己究竟打中了几个敌人。环视前方。冲入阵地的露西尼亚魔驱装甲骑士绝大多数已经变成了废铁,有的外观明显变形,看样子是被反魔驱装甲骑士弩炮或反魔驱装甲骑士多用途反魔驱元素装甲投枪直接打爆的;有的胸甲大开,魔驱骑士装甲身上和魔驱骑士装甲体旁以各种奇怪的姿势分布着若干尸体;还有的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篝火堆,映亮了泥泞地面上的残雪。 视线前移,景象更是让棕发士兵吃惊:第一条战壕周围竟铺满了尸体,要知道在露西尼亚魔驱装甲骑士冲入阵地之前,那里还只有大小弹坑和泥污!火光下,他依稀可以辨认出这些尸体大多是戴露西尼亚钢盔、穿黄绿色军服或白色披风的,估计是遭到魔导武器扫射而死。至于惨烈的近身格斗战,勇士们大部分都在那已然沉寂的第一条战壕中! 在双方都已经付出了沉重伤亡的情况下,露西尼亚的进攻仍在继续。第一条战壕前方的山坡上,二三十具露西尼亚魔驱装甲骑士仍在隆隆前行。它们暴露在照明弹下的躯体庞大而笨重,炮弹和子弹打在正面丝毫不足以阻挡它们前进的步伐,大炮的每一次怒射都发出振聋发聩的轰响。在这些魔驱装甲骑士的掩护下,数以千计的士兵戴着露西尼亚新式圆筒汤锅钢盔,披着浅色的披风,手里端着步枪和长管左轮枪,万岁冲锋万岁冲锋地向前冲。 这就叫做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两百码或者三百码,棕发士兵无从分辨,步枪的标尺也仍然停留在300码的刻度上。他从口袋里翻出接连几场战斗存下来的******和锥形铅弹,填入枪管,用通条夯实,拉开枪机,瞄准目标,扣动扳机,不断重复,将心中的恐惧、后怕、茫然等等全部寄托在这一颗颗子弹上,射向前方…… 天亮了,棕发士兵睁开疲倦的双眼。清晨的曙光是这样的柔和,泥土的芬芳盖过了硝烟的余味。枪炮喊杀声仿佛属于另一个世界,耳边是如此安静,就连鸟叫声也听不到。 靠着战壕壁坐起,棕发士兵环视周围,许多士兵也还裹着毯子衣物蜷睡在战壕里。不远处,几名苏丹卫队青年士兵们围坐在一小堆炭火旁,木棍搭成的三脚头下吊了一个金属饭盒,淡淡的香味正从那里面飘散而出。随着意识的清醒,腹中的空荡与饥饿感也变得难受起来。 舔了舔嘴唇,棕发士兵从口袋里摸出半块饼干,这是昨天晚饭时特意保留下来的——子弹、食物还有水,他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只松鼠,本能地收藏一切,好让自己在艰难的环境中也尽可能地存活下去。 期待而又不舍地将饼干塞进嘴里,嚼了几口,又干又硬。正摸索着想要找出水壶,却见中尉连长夹着他的长管左轮枪走了过来。心里固然有些习惯姓的紧张,但棕发士兵知道,这家伙只有在战斗或是临近战斗的时候才会变得异常狂躁,平时顶多就是板着一张脸。 走到跟前时,中尉连长停住了脚步,俯看着棕发士兵,“呜噜叽哩”地说了些什么。棕发士兵一个词也没能听懂,只好抬起头,目光茫然地望着对方。好在这战场上什么状况的人都有,暂时失聪、精神错乱,或是患上了战场自闭症。见棕发士兵既没有站起来也不答话,中尉连长倒不生气,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又一脸严肃地走开了。 猜想中尉连长大概是在表扬自己昨晚的表现,棕发士兵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防线守住了,却是法兰西志愿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仅仅为了击退露西尼亚魔驱装甲骑士的集团冲锋,棕发士兵就看到不下五十名法兰西志愿军步兵英勇献身,而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莱特欧巴罗大陆国家的军人在伤亡超过一定比例的时候就会选择投降,且不会以此为耻。发生在眼前的惨烈战斗,让他终于见识到了法兰西志愿军官兵勇敢血性的一面。 充斥着火与血的战场已经在梦中重复了无数遍,棕发士兵竭力清空思绪,继续摸索着自己的水壶,但那个又冷又硬的金属物件好像弄丢了。就在这时候,一只戴着毛线手套的手递来一个油漆已经磨得差不多的军用水壶。棕发士兵转过头,窝在自己左边的是个精瘦的青年,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钢盔下能看到一撮撮缀着污渍的光头,总是叼着半截烟,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把它小心翼翼地夹在耳朵上。 棕发士兵接过水壶,不知道该怎么道谢,便干脆不出声。喝水的时候,光头小声说话了,最后还干笑了几声。 光头没再说什么,裹紧毯子闭目养神去了。 武器是士兵的第一生命,但有时候水壶的作用比武器还重要。想着这点,棕发士兵又摸索了一圈,终于在屁股下找到了半埋在土里的水壶,晃了晃,居然还有半壶水,便把它重新系回到腰带下。很快的,他看到了昨夜那个瘦小青年与另一个穿军服的年轻人抬了个长木箱沿着战壕往这边走,沿途的士兵们自发将多余的武器放入。它们这多是负伤和阵亡同伴遗留下来的,也有一些来自于进攻的露西尼亚帝国士兵。当然了,许多人仍将缴获自露西尼亚士兵的“长管左轮枪”保留下来。这种长管左轮枪十分好用,八发弹仓,枪管下方还有一个木质握把,抵肩射击时用到的枪托也设计的恰到好处,用过它的士兵们觉得这是在100码交战距离里最优秀的武器。一切似乎都是出于自愿的原则,并没有人强加干涉或者指手画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