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不良_第十八章 万箭穿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万箭穿心 (第1/2页)

    回到西厢房后,鸣琴端来了第二碗药,沐清漪找了个由头将春蓝支了开去。

    “喝完这副药后,姑娘会卧床不起。”鸣琴端端正正举着药碗,脸上是一派郑重之色。

    沐清漪接过一饮而尽,又皱着脸含了颗梅子进嘴里。

    第二日,果真就没能起得来床。

    沐侍郎因为得知小妾怀孕的喜悦因此消失地无影无踪,站在沐清漪榻前,忧心忡忡,语气都不太好,“早便叮嘱过你要当心身子,昨日就该躺在床上好生休养!”

    沐清漪将头缩进被子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可怜巴巴的。

    沐侍郎见了,内心烦闷愈甚,请了大夫,也看不出什么究竟,只说风寒太重,悉心调养,应能逐渐恢复。

    沐侍郎却不太相信。

    这个时候又不能舔着脸去请太医。

    今晨,今上召集一群御医询问对症之药,之前几位大夫还能进言几句,斟酌着写个方子,今日却是包括院正张大人在内,无人敢言一句。

    众位太医都在为皇后的病殚尽竭虑,一个礼部侍郎的庶女自不好赶上去添乱。

    沐清漪果真病的很是时候。

    今上大发了一通脾气,随便指了个借口,削了个藩王的爵,并下旨昭告天下,广觅良医。

    庞太医最终走了出来,言自己想出一个药方,但尚缺一味药材。

    这个消息是鸣琴告知沐清漪的。

    沐清漪心里松了口气,重生回来至今,总有件事是按照她知道的模样发展的,然而不久,她的心又提了起来,并且久久放不下去。

    安国公庶长子王琅率先于京中回春堂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莫大夫手中,找到了这味药材,并以其祖母杨老太君的名义献给了今上。

    庞太医配好药,煎了,按照规矩自己先喝了一碗,确定无碍后让医女喂给皇后喝。

    次日,皇后就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带来这个消息的同时,鸣琴端来了最后一碗药。

    “姑娘,喝过这个药后,您便会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以昏迷时间居多。”鸣琴忍不住又说了一遍。

    沐清漪则是盯着药碗,半天都回不过神。

    这药她是她配的,她当然知道地一清二楚。

    前世,吟书掺到茶水里喂她喝过,现在成为她脱身的良药。

    走完这一步,她就可以彻底死去,而后获得另一种身份,就算回不了歧陇山,她也可以想办法以自己的方式护住母亲的平安。

    然而这个变故让她动摇。

    若果在她“死”后又生出了什么意外,该怎么办?

    她盯着这碗药看了很久,最终挥了挥手,“端走吧。”

    与此同时,回春堂后宅厢房,尽管前面铺子门庭若市,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后面遍植草木,却是十分幽静。

    王琅将拾掇来的药沫子摊在桌子上,问向站在桌边身穿宝蓝直缀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莫大夫,可看出这药都有些什么成分?”

    出了前些晚上那件事后,他再也不敢夜半探访秋禧堂,却源源不断从熊丁那儿听到关于沐清漪的消息。

    感染风寒,病情加重,卧病在床。

    短短几天的时间,病情一天一个样。

    他心里暗惊,怀疑是有人往她药里掺了什么东西,她身边聪敏的那个丫头又被人赶走了,指不定就被钻了空子。

    这药渣便是熊丁暗处跟踪鸣琴挖出来的。

    这丫鬟也是奇怪,埋个药渣子,要丢四五处地方,似是特地将其中的成分分开,如此更引起了熊丁的怀疑。

    莫大夫用手指拈起每一种药渣子,些微向前伸着脖子,凑近观察其颜色,又拿在鼻端嗅了嗅,一样一样鉴定它们的成分。

    “如何?”一刻钟后,王琅有些沉不住气,出声问道。

    莫大夫摇了摇头,示意他莫吵。

    “究竟有什么猫腻?”王琅的面色已经沉了下来。

    莫大夫依旧不言不语,直到半个时辰过去了,他方才细致地将每一样药渣都捡出来,一一放好,神色肃穆地出声说道:“这毒下得果真巧妙,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锋,解药我需几日才能配出来,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果真如此!”王琅恨地咬牙切齿,连招呼都没打,转身疾步走了出去。

    “备马!”他边走边低吼了一声。

    暗处一个人影一闪而过,等王琅快步走到角门,一个灰衣小厮牵着一匹马等在门口。

    王琅接过马缰,翻身而上,在闹市一路疾奔,走过繁华的街道,拐入偏僻的小巷,最终在沐府后院隔了一条街的民房区下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