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不良_第二十章 圣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圣旨 (第1/2页)

    “你说什么?”徐氏猛地从榻上站起,陡然提高声音。

    王琅不缓不慢地道,“儿说沐家大娘清白毁于儿身,她既没能出得了家,儿似乎应对她负责。”

    “八丫头尸骨未寒,你就让我遣媒去沐府提亲,你将徐家置于何地?你将我置于何地!”

    “二妹,你先退下。”王琅对着王玉瑶时,温声细语。

    王玉瑶为难地看了他一眼,斟酌言辞道,“母亲说得对,二哥此举不妥。”

    “徐八小姐究竟是什么死的,相信二舅心里很清楚,母亲何不着人去问问?儿虽于徐家结不了亲,但母亲永远是儿的嫡母,儿自会护您和家里姐妹一辈子。”

    徐氏缓缓坐下,看着他平静无波的双眸,半晌不言不语。

    “可我该如何信你?”徐氏心里凄苦,嘴唇蠕动,生生将这句话咽了下去。

    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本经不起如此直白的质疑。

    “娘,二哥想必有他的缘故,您何不遣个老成的mama去二舅府里帮忙料理丧事,并打听打听八表姐的死因,天花固然凶险,也断不会说上午重病,下午就暴毙。”

    虽是为了缓和二人的关系,话里话外却全是徐八小姐死得蹊跷。

    王玉瑶说完,意识到不妥,难堪地低下了头。

    此事若连她都觉得疑点重重,一旦传扬出去,还不知道要说成什么样子。

    想通是一回事儿,面上服软却是另一件事。

    徐氏冷着脸,声音总算降了下来,语气里怒气未消,“此事我自会查明。沐家大娘当初拒绝皇后娘娘的赐婚,是人尽皆知的事,后来她又入静宁庵清修,虽说不知为何出了场大火又回来了,到底是方外之人,我会再为你择选良配。”

    王琅知道再说无用,不再辩驳下去,行礼退了下去。

    这条路在徐氏这边走不下去,就只能换另一种方法了。

    然而他并不后悔,被人带了顶绿帽子,这事儿搁谁身上心里都会不舒坦,等徐氏查明因由,想必能够理解。

    王琰的算盘倒是打得响亮,他为何居不能倒打一耙?

    然而王琅知道,他和徐氏终究会有分道扬镳的那一天。

    他并没有刻意地去想起沐清漪,脑海里却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不知她得知这最终的消息时会是什么反应?气急败坏,或者心灰意冷?

    他不敢妄想她心里哪怕会生出一丁点的喜悦情绪。

    他们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谁都不比谁好到哪儿去,所以她不能怪他无情,就像他同样不能怪她冷冰冰地说出,“你上辈子究竟是怎么死的,一定是万箭穿心”这种话语。

    三日后,徐八小姐出殡,皇后已经能下床走动,今上在赏了杨老太君一盆玉雕后,特地召见了王琅,问他要什么赏赐。

    王琅还真没推辞,躬身道:“臣想求皇后娘娘为臣赐婚。”

    今上的反应与徐氏如出一辙,他猛地拍案而起,指着王琅怒骂,“胸无大志,用情不专,如此怎堪大用!”

    王琅表现地很镇定,等今上怒气渐歇,不慌不忙地道,“臣自问无对不起徐八小姐之处,反倒是在她那里吃了暗亏,然死者已矣,自无追究之理。臣自愧曾污沐家大娘的清白,现请旨迎娶,必能一洗沐家大娘之前所受的委屈。望圣上明察!”

    决口不反驳“胸无大志、不堪大用”之句。

    皇上眯眼打量他稳如磐石的微弓身躯,冷冷吐出一个两个字,“去查!”

    “是。”今上贴身大太监宝禄得令,尖细着嗓音应了一句。

    皇帝便坐了下去,任由王琅站着,拿起案上的奏折,用朱笔批了起来。

    午时很快就到了,今上摆驾凤蕊宫,陪皇后用午膳。

    皇后大病初愈,饮食十分清淡。

    今上跟着吃一些汤汤水水,面上没露出一丝不适,并不断命宫女给皇后添菜。

    “皇上,臣妾哪吃得了这么多。”皇后嗔怪瞪了今上一眼,目光很柔软。

    今上看了眼皇后面前的碗碟,粗厚的龙眉拢成一簇,“这点儿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

    说完,当着皇后的面,拿起细瓷碗,将半碗汤一饮而尽。

    皇后“扑哧”一声笑了。

    吃完饭,帝后二人消了会食,一块儿躺着歇觉。

    这并不合适规矩,然而皇帝坚持,其他的宫女太监也不管到他头上去,加之太后早薨,其他的妃子出身太低,也不是特别受宠,根本没有那个资格提出反对。

    午睡起,宝禄已经在外间候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