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弃子amp;棋子 (第1/2页)
她已经沦落到看管祖产的地步了么? 沐清漪在心里苦笑,娘亲已经将她视为一枚弃子了啊。 “这些不是应该交由敏襄哥哥保管么?娘亲为何交到了我手上?”沐清漪捏着契纸,只觉得手心被几页薄纸灼地发烫。 杜敏襄是杜氏满门唯一的遗孤,承载了杜家复兴的希望,这些东西,论理交由他保管。 “小少爷已投到成国公军中为谋士,这些东西带在身上自不如放在小小姐身边方便。” “敏襄哥哥投笔从戎了?什么时候的事?”沐清漪的面上满是震惊之色。 印象中那个比自己高出一个头,沉默不语的少年,总是习惯一个人一动不动地坐在树下,或者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 那样一个风光霁月、双眸淡染哀愁的人怎么能够适应军中的粗矿和野蛮呢? 杜先仪看向沐清漪的目光中带上了一丝探究和怀疑。 “小小姐可否摘下镯子给老奴一看?” 沐清漪烦闷地褪下镯子甩到桌上,用手扒开方巾,露出前额,“我在静宁庵撞到额头,用力过猛,醒来后有些事记得不太清楚。” 继而急切地问道,“敏襄哥哥入成国公军中,是什么时候的事?” 杜先仪并不急着回答问题,而是拿了镯子在手里细细的瞧,等将每个纹路都抚摸了一遍,还要出言试探一番,“不知小小姐第一次单独外出执行的任务是什么?” 沐清漪也冷下脸,“《墨策》。” 那年她九岁,在深山野林独自待了一个月,遇到了从天而降的王琅。 真的是从天而降,砸在她栖身的木屋上,摔得血rou模糊,那时她还在想,这人竟能醒过来,简直不可思议。 杜先仪将镯子推了回去,“老奴也是谨慎起见,还望小小姐勿怪。” “杜掌柜德高望重,我怎敢怪罪。”沐清漪将镯子收了,依旧戴在腕上,语气不如初时那般恭敬,“您还未替我解惑。” “五年前,小少爷在嵩阳书院求学时结识了成国公庶长子王琅,三年前,小少爷成了王二郎座下幕僚。” 沐清漪震惊地不能言语,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要说什么。 “说来也巧,现今小小姐即将成为王二郎正妻,若仔细筹谋,助其夺世子之位,接掌兵权,如此或可成为杜氏重新崛起的一大助力。这个也是三姑娘当初的意思。” 沐清漪拿起另一叠契纸仔细地一张张看着,面容平静,专注而仔细。 杜先仪陪坐在一边,心里又生疑窦。 待心绪稍平,沐清漪将所有契纸重新放入匣子里,淡淡道,“请掌柜帮我转告娘亲,我会遵从安排行事,请她保重身体。” 重生回来,王琅对她做的每件事,想必娘亲都看在眼里。 奔赴火海救人,深夜入屋送汤,请旨赐婚,明面上看,他对她可谓细心周到,体贴入微。 不得不说,娘亲这招棋下得很妙,如果忽略内情的话,似乎真的很对。 若她的美人计能管用一辈子,保证王琅对她始终如一,凭着她的本事和背后倚仗的势力,帮他夺个世子之位也无大多难度,等成国公去世,王琅继承爵位和兵权,倒时就算是犯上作乱,搅浑那滩水,鹿死谁手也是说不定的事儿。 沐清漪在心里苦笑,怪只怪造化弄人,上辈子为何他就没有这么大的本领,能够让母亲早些发现并及时下注? 杜先仪起身从靠床榻的柜子里掏出一个很厚的信封,递给沐清漪。 “这个是三姑娘为小小姐准备的嫁妆。” 沐清漪撕掉火漆,匆匆扫了两眼,并未太在意。 杜先仪只好说道,“五百两的银票,二十张,计一万两,并福满楼房契及营生,计三万两。” 沐清漪点了点头,二人再无多余话说,她便退了出去。 走出房间,杜詹宛挺立地站在房外,宛如一颗笔直的松树。 “带我去你们落脚的地方看看。”自吟书挨打被遣出去,沐清漪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了。 杜詹应了身是,走在她身侧。 主仆二人走下三楼的楼梯,在步入二楼的拐角时,忽然听到一声女子的惊呼。 沐清漪脚下一顿,朝杜詹点了点头。 杜詹会意,轻手轻脚地下楼察看,只见二楼的一个雅间,屋门大开,一个女子衣衫不整地在木质地板上匍匐前行,面容慌张,似后面有洪水猛兽突袭。 她慌乱地站起身,被从里面跑出来的一个人扑了个正着。 “你这登徒子,快放开我!”被捉住的女子反倒起了烈性,虽双手被紧紧钳住,仍扭动身子,激烈挣扎。 “既然当了婊.子,还要立什么牌坊!”与那女子厮打成一团的男子,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