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贺寿 (第2/2页)
在地,将礼物举到老太太跟前。 丫鬟弯腰接了,双手递给杨老太君。 太君仔细端详着手里这块木雕,刻着她现今老态龙钟、慈眉善目的模样。 这木像以上好的沉香木雕成,可以醒气凝神。 这件礼物也算别致,甚至花了一番心思,但有王琅珠玉在前,自然就被比了下去。 成国公四子王瑞,今年才八岁,恭恭敬敬呈上自己默写的一篇贺寿文。 王家多为勇猛武将,王瑞小小年纪,不仅武学基础打得牢,还喜欢读书,文物兼并,学习刻苦,深得老夫人喜爱。 王家的两位尚未出阁的姑娘,庶出的三小姐送给老夫人一叠自己亲手净手焚香抄写的经文,嫡出的四小姐则献上一方亲手绣的帕子,正面是小童捧桃,反面是野鹤长鸣。 至于已经出阁的王元娘和二娘,则由夫家呈上礼物。 杨老太君将手帕拿到手里还惊了一下,“这真是四丫头自己绣的?三丫头的字也好看。” 王玉瑶连忙伸出一双手到老太君跟前,“祖母你看,孙女为了绣这个帕子,手指上被扎了好些针印儿。” 王玉屏则站在一边,腼腆地笑。 谁说国公府里的姑娘就骄阳跋扈,斗字不识来着? 她家的姑娘可是既会抄经文,还能双面绣。 嫁出去的两个也温柔娴淑,能干持家。 杨老太君看着站了一地的孙子孙女儿,笑得分外舒畅。 林侍郎夫人因与沐苏氏并排而坐,林梓橦因而凑过去,打趣地看着沐清漪,“沐大娘,你可为杨老太君准备了什么礼物不曾?” 这话被周围几位小姐听去了,众人无不掩嘴而笑,拿戏谑的目光看着沐清漪。 林侍郎夫人知道自己闺女儿多嘴说错了话,连忙对身旁的沐苏氏道,“小孩子,口没遮拦的,沐夫人还请勿怪。” 沐苏氏含笑摇了摇头。 坐在主位上的杨老太君却将这话听在了耳里。 宴席过后特地吩咐丫鬟,捡来沐家大娘特地准备的贺礼。 丫头将画端了过来。 沐太夫人在灯光下,眯眼看着。 画中配景是一片昏黄色,烈日当空,尘沙漫天,一位戎装女子坐于马上,身子向前绷紧,两腿夹紧马肚,一手紧握缰绳,一手举枪刺下。 在她的身后,是前赴后继的士兵,有的头戴盔甲张嘴大喊,有的头发被风吹地竖了起来,抬手掷出长枪,直插敌人的心脏。 女子长枪所指是一身材魁梧身穿异族戎装的男子,在画中只是一个背景,虽也举着盾牌,但似乎晚了一步,被那长枪给错开了。 杨老太君盯着画作,从远处用墨泼出来出的模糊人影,到近处重点勾勒的几个人物,形态各异,姿态鲜活。 这画看着也有几分灵气。 不曾想,一个庶出的姑娘,心思这般通透。 就凭她费心打听画出这幅画,已属不易。 沐侍郎府那位苏夫人,果然教导有方。 杨老太君感叹了一句,吩咐丫鬟将画收好。 另一厢,徐氏先去探望已经睡下的大儿子,吩咐世子夫人好生照料。 后将王琅及两个闺女儿召到跟前,“你们的礼物都备地很好,老太君俱十分欢喜!” 将庶出的王琰和王瑞大大地比了下去! 王玉瑶和王玉屏,一个揉着徐氏的额头,一个捶肩,“都说母子连心,其利断金,母亲稳坐正室之位,我们又如何斗不过他们!” 王琅则一本正经、满面肃容道:“meimei请谨言慎行。” 王玉瑶一脸俏皮地笑看着他,“这不是在自己屋子么,对不对,娘?” 徐氏道:“小心些,总是没错的。老太太那边儿,你们可要经常去请安。我就不信,嫡亲的孙子孙女儿,还敌不过那两个庶出的!” 王琅和王玉屏确切来说,也是庶出的,只是由于早死了生母,被徐氏养在身下。 王玉瑶偷看王琅神色,见他面色如常,才和王玉屏咬着耳朵道:“三jiejie听到了么?咱们以后可要常道祖母跟前凑趣去。” 王玉屏抿唇一笑,声如蚊讷回了声是。 王琅听在儿里,心里叹了口气。 这个meimei,许是他常年在外,不曾有人手把手教导的缘故,性子被养地胆小而木讷。 与嫡出的四娘相比,相差太多。 王琅亲自送二人回去歇息。 王玉瑶和王玉屏住处毗邻。 王琅先目送王玉瑶进了院门,这才亲自提了灯笼,让王玉屏走在他身侧。 “日后有什么事,要大声说出来。” 王玉屏点了点头,没吱声。 “有哥哥在,会为你撑腰的,不要怕任何人。” 王玉屏依旧只是点头。 王琅顿觉无力,看着她走了进去,也知道这性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