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穿三国_第六十三章 入蜀(更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入蜀(更加) (第2/2页)

纷纷走了甲板看热闹。

    果然不到一柱香的工夫,河面拐了个急弯,眼前出现了一个浅坡,船停了下来。坡上有不少衣裳褴褛的男子扛着一圈圈粗粗的绳索正往这边一窝蜂的疾跑过来。

    船公们似乎跟他们很熟,一边吆喝着,一边把捡起纤夫们扔上来的绳子用力的拴在一侧船舷上。

    人仰马翻的忙乎了老大一阵,船终于又缓缓前进了。

    时已近深秋,霜风如刀,比较冷了。而江边气温较山地更低一些。大家都已经换上了秋衣。可是,岸上这些纤夫们当中有一半以上还是打着赤脚,穿着夏天的薄衣裳,补丁摞补丁的。他们象牛马一样,低沉着腰,步履艰难的拖船前行。碰到高点的坡儿,几乎要跪在在地上手脚并用的爬行。没走两步,个个汗流浃背。

    黄夫人看到其中不乏和自己同龄的白发老者,也有才齐肩高的半大小子,心里有些不忍,喊来船老大说:“为什么让老人和孩子来做这些艰苦的事情?”她以为这些都是被骗来做苦工的难民,心里很气愤。

    船老大是一名约摸四十多岁的男子,脸上沟沟坎坎的,看得出也是饱经风霜之人。他低着头,恭敬的拱手回答道:“老夫人,他们都是以此为业的纤夫。家无田产,靠在这滩上拉纤勉强糊口。揽不到活儿的话,这些老人和孩子不是被饿死,就会被冻死。青壮的纤夫们愿意与他们一齐做事,是在仗义照顾他们呢。”

    黄老爹微叹:“民生何艰啊。”

    黄夫人无语,默默的径直走回了船舱。众人心中不免有些心酸。

    大约一个多时辰后。船终于通过了这段近一里余地的浅滩。船老大跳下船和纤夫的领头人结算工资。

    黄夫人却出来了,摸出一个胀鼓鼓的钱袋,在黄老爹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黄老爹颌首,招来一个船公,让他把钱分给纤夫们。

    旋即,岸上就传来纤夫们参差不齐的答谢声。

    黄硕站在诸葛亮身边,轻声问道:“夫君,此情此景,作何感想?”

    诸葛亮回头看着她,目光如注。

    “兴,黎民苦;亡,黎民更苦。”黄硕靠着船舷,长叹,“各路诸侯忙着攻城掠地,个个口口声声是替天行道,匡扶大汉。可是,大汉的根基就是饱受战乱摧残的苍生。他们又有谁真正关心过民众的死活。把丰功伟业建立在黎民的血rou之躯上,视民众如草芥。哼,民众不过是诸侯们做强做大的人力资源罢了。我很好奇,夫君又是如何看待天下苍生的?”

    显然,这个问题很大很尖锐,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君轻民重”就能回答得了的,诸葛亮一时语塞。

    黄硕却不想这样把话题结束掉:“曹cao基本上已经平定了北方各部。那儿的人们总算可以过上几天较为安定的生活,不要再担心战乱,流离失所。夫君要扶佐刘备,必定又要将战火引至北方。皇帝姓刘还是姓曹,难道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一想到诸葛亮也要投身到军阀混战的无聊事业之中,她就有些烦躁。

    “你!”诸葛亮脸色一变,“你知道什么!妇人之见。”他愤愤的甩袖而去。

    黄老爹就站在他们旁边,一番话字字不差的全听了去。看着对面陡峭的绝壁,他喃喃的说道:“德cao啊德cao,这就是你不肯与我等为谋的原因吗?”轻轻的拍了拍黄硕的肩膀,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抬头长叹,拖着沉重的步子蹒跚离去。

    冷风吹过,黄硕的心空空的,两行清泪悄然滑出。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小弟单薄的声音:“大嫂,风大太了,回船舱吧。”

    脸上的泪水早已风干,黄硕回过神来,仓皇应了一声。

    小弟张了张嘴,象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怯怯的小声说道:“大嫂,其实小弟心里也是不赞同大哥扶佐刘备的。”

    黄硕怔住了。在她心里,小弟一直就是个小孩子。没想到,他会突兀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这事我有幸跟水镜先生请教过。他说过,刘备也许会是个不错的人,但是,大势已去,大哥生不逢时,很难成功。可是,大哥主意已定,只怕很难劝得了。”

    黄硕看了看船舱内:“小弟,你到底想跟我说些什么?是你大哥让你来劝我的吗?”很明显,“大哥”劝不了,那么自然就是来劝她这个“大嫂”让步的了。这些潜台词她还是听得懂的。

    “不是,不是。”小弟急得连连摆手,有些语无伦次,“大哥把自己关在房间内,一直没出来呢。大哥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他真的想为大汉尽忠出力。反正这也没什么错……这些都是浮云。小弟心想,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我们一家人能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了。大嫂和大哥要是为此闹不开心,就,就不值了。”

    看着小弟满头大汗的窘样,黄硕突然发现他长大了:“谢谢你,小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道理不是讲给家人听的。夫妻之间更多的应该是爱与包容。既然诸葛亮选择了一项注定要失败的事业,那么,他就更离不开自己的全力支持了。虽然控制不了结果,但她完全有能力让这个过程变得很幸福。

    “呵呵。”小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大嫂,谢谢你能成全大哥。”

    回到船舱后,黄硕亲自下厨为诸葛亮做了一碗鸡蛋拉面,叩门送了过去。

    诸葛亮抬起眼皮瞅了她一眼,接过面条闷头就吃。

    “对不起。刚刚我的话让你难受了。”跪坐在诸葛亮对面,黄硕柔声说道,“我收回那些话。”

    诸葛亮明显的身子一颤,依旧没有做声,继续大口大口的吃着面条。

    黄硕活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跟人真正的称低伏小,不免有些难堪。她垂下头,玩着手指头:“我最后一次承诺,夫君想出去怎么闯就怎么闯吧,我都会全心全意支持你的。”

    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房间里静的吓人,她慌忙抬头。没想到那冤家竟然双手捧着面碗,泪流满面。

    晕,不至于这样感动吧。黄硕手足无措。

    “娘子,这拉面里怎么尽是胡椒?好麻辣啊。”诸葛亮拥妻入怀,恨不得把人揉进骨头里。

    汗,这旧帐才了,又有催更的票儿了。老实说,某峰已经拼了小命,累得趴下了。亲,谢谢你的打赏和殷切期望。只是9000千字啊,某峰要说声不好意思了。偶总要在保质的前提下保量啊。。。。。。弱弱的提一下,好希望那催更票儿都换成了粉红票票啊。某峰鼠窜,嘿嘿,yy一下而已啦,不要打头。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