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秀_第095章进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5章进城 (第2/2页)

去就害怕与人交往,这是你和女婿的新起点,他正在努力,你也要给予全力支持才对。想做什么就去做吧,用得着母亲的地方尽管说,豁出去这把老骨头,母亲也要看着你们重现旧日的荣光”

    采苓笑着把头搁到杨氏肩头上,“嘻嘻,女儿就知道母亲一定会同意的。母亲,我还想开几家铺子,您帮我参谋参谋,卖点什么好……”

    丰收得了女主人吩咐,立刻动身进城寻找合适的大宅院,转了几天,拿回来三处院子的大致格局分布图,皆是从前的三品大员居住过的五进大院子,还说那一片住户非富即贵,有巡城兵马时常巡视,安全系数很高。

    三处宅院,一处靠近镇北侯府,立刻就被采苓踢出局了。一处就在菜市口旁边,采苓嫌它嘈杂,也不要。最后一处位置比较靠边,接近城墙根儿,价钱却并不比其他两处便宜,要价五千两银。

    丰收解释说,五千两银是有点贵,但那户人家留有许多古董家具,稍微修一修油一油就能用,可以省一笔家具钱,算起来还是便宜的。而且那家挖了湖,与护城河相通,常年有活水流动,湖上还建了水阁,夏天可以纳凉划船。

    采苓听了便有些意动,决定亲自过去看看。

    第二日,丰收套了车,陪着采苓进城,到了地方一看,采苓觉得五千两要得一点也不多。

    宅子说是离城墙根近,其实中间还隔着三户人家,有近千米的距离,而且也不是近城门,只是一段城墙而已。

    那院中布局很好,进门是个汉白玉的巨大照影壁,雕了富贵年年的吉祥图案。照影壁后是个宽敞的院子,右边是三间会客厅,左边一排是面积稍小的厢房可做外事处。

    过了中门,便是客院,被茂密的花木隔开,自成四个小院,皆是三正两厢的格局,小院的树下还摆了石桌石鼓凳,供客人们消遣休憩。

    第三进院子是处理家务的内务处,以及男主人读书会客的外书房和库房。第四进便是封闭式内院,里面有宽敞明亮的五个小院子散布在湖边,人工湖的三分之一处有一座水阁,湖边种了许多大树,摆了三个大型花坛,因疏于打理,花坛上杂草丛生,基本上看不出原来种的是什么花了。

    第五进院子是厨房马房和下人们居住的地方,有一条能走马车的小道直接绕过内院与前面的第三进院子相通,另有一个小角门方便厨房采买搬运。

    采苓把宅子走了一遍,便决定买下。那些古董家具倒是小事,关键是这个宅子让她觉得很舒服。

    虽然现在家里人口还比较少,住起来会显得有点空旷,但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也许日后她还要再生养,按照一个孩子配两个丫鬟一个奶妈两个小厮的比例,家里的人口很快就会多起来,慢慢地就会有大家庭的感觉了。

    签了约买了房子,丰收便被留在城里,专门负责装修事宜。采苓给他留下银票,细细交待了她的要求,然后,拍拍手,带着甩手掌柜的潇洒,回东蓠居去了。

    到了二月二十六,李玉楼让福三捎回了第一封家书,说明大军刚刚成建制,上面规定三个月内不允离营,手头也有许多军务要处理,暂时不能回家看望妻儿了。

    采苓觉得军人因公务不能回家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早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除了有些遗憾,并没有多难过。

    采苓匆匆写了回信,说了在盛京城买房子的事,让他不要挂念家里,保重自己就好。又将近日赶做的李玉楼的春衫和夏衫收拾出来,又让福三带了两坛好酒和一些烤rou烤鸡干果等吃食,把他的马儿压得快要走不动了才放他回营。

    此后,每隔十日,李玉楼就会派福三或者福四回家送信,也帮其他亲兵送,但除了捎回信,却是不帮他们带东西的。因为夫人总会让他们给老爷捎很多吃食,多得马儿都驼不动,生怕老爷在军营里吃不饱似的。

    光阴就在书信往来中慢慢消逝,端午前十天,城里的宅子终于装修完毕,丰收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采苓打赏他十两辛苦费,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一日。

    之后东蓠居便开始收拾东西,在四月二十八那天搬了家。

    采苓带着杨氏和孩子们都进了城,除了几个做活的长工,其他下人也都跟去伺候。东蓠居交给柳枝一家打理,每半年跟满仓对一次账结一次款就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