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2章 筹谋内外 (第1/2页)
苏嬷嬷看到陆天丽红了眼睛,只好说道:“二小姐也有所进步,以后继续努力!” 陆天丽见苏嬷嬷这么说,心里才微微舒服一些,不过在苏嬷嬷看不到的地方,瞪了陆天香好几眼。 如果陆天香真的是五岁的孩子,一定会和陆天丽闹腾,可她不是,只是莞尔一笑,不和陆天丽计较。 陆天香和陆天丽的表现,各自落入苏嬷嬷的眼里,不由得对陆天香好奇,难道之前陆天香一直藏拙? 不过想到戚氏,也逐渐明白陆天香的确有藏拙的可能,只有不出挑的继女才能在继母的眼皮子地下活下来。 可这陆天香只有五岁,她怎么会明白这些? 还有,既然藏拙,为什么不继续藏拙,直到健康长大? 看着陆天丽率先离开,而陆天香文雅地行了辞别礼之后,才缓缓转身,脊背挺直,轻移莲步。 看着陆天香的背影,这般从容举止,并没有因为年纪小,遮盖了绝世风华。 脑子里,不由得出现当年御花园中,牡丹花丛中,倾国倾城的绝美女子,翩翩起舞的身影。那份恬淡,优雅,雍容华贵,仿佛和陆天香小小的身影重合在一起。 一阵风从敞开的门口处涌入,苏嬷嬷打了个寒颤,摇摇头,无奈笑了,可能是年纪大了,总会想起以前的事情。 且说张氏在陆老爷子出殡那日,从陆天香那里得到一封信。 张氏从陆府出来,上了马车,就连忙掏出信件,这只不过是折叠起来的纸。上面的字迹虽然稚嫩,但内容令人震惊。 这是陆天香用左手写的信,毕竟她现在只不过是五岁的孩子。懂得人情世故,可以用早慧解释;习字早,在各大世家也不是稀罕事情。 可以如果以五岁稚龄,可以写出一手风骨铮铮的梅花小楷,那就太妖孽了。 “姨母大人膝下,敬禀者。顷诵华笺,具悉一切。继母戚氏,不喜天香已久,然自天香出生之时,被侮以天煞孤星命数。现无祖父庇护,又因祖母厌恶,恐戚氏再次以命数栽赃。天香惶恐,人小言微,无可信任之人,但经旁敲侧击,听闻戚氏与静月庵中静云师太相熟,且近日亦派出得力嬷嬷兰mama,外出办事。天香颇为好奇,但又不知是否真实,亦不知是否和天香有关。望姨母垂帘,救天香于水火,大恩大德,永世难忘,必当厚报。草率书此,祈恕不恭。渐入严寒,愿姨母伏福躬无恙······” 看过之后,张氏才意识到,陆天香的处境比她预想的还要恶劣。 天煞孤星命?戚氏那个狠心的女儿可是想要天香的命啊! 她虽没有饱读诗书,但也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东西都是因为世人对于无法解释的事情,就会归结于天命。 陆天香不过是一个不足五岁的孩童,身上却要承受如此重负。 信中的陆天香表明身边无信任之人,可见处境多么险恶。 张氏拿着书信,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想着如何帮助陆天香。这是好友唯一留下的血脉,无论如何,她都要尽力而为。 经过一番思索,张氏准备两手准备,首先吩咐下去,派她的乳母周嬷嬷去静月庵查探,是否看到戚氏身边得力的嬷嬷兰mama。 赵府人多眼杂,赵府三房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所以另一方面的准备,张氏准备去娘家请求父亲和母亲帮忙。 还记得年幼时,在一次茶会上认识了陆天香的母亲方蕊儿。她活泼好动,看到池塘里荷花好看,想伸手摘一朵荷花,可是脚下打滑,不慎掉入了池中。慌乱之下,扑腾扑腾,离岸边越来越远,水越来越深。 方蕊儿正好经过,可她也不会水,灵机一动,看到池边有撑船的竹竿儿,连忙和身边的丫鬟,合力拿着竹竿儿,救了她。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时闻讯赶来很多人,如若被人看到她被水湿透了的身子,衣服贴在身上,清誉势必受损。 她当时只知道哭,方蕊儿临危不乱,颇有大将之风,带着丫鬟,护着把她送到不远处的假山后面,挡住了众人视线。直到主人家拿了厚重的披风过来,把她上下围得密不透风之后才出来。 虽然落水,但因为方蕊儿,她安然无恙,父亲和母亲对方蕊儿非常感激,带着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