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科举制改革,月影儿反推 (第1/2页)
几天后,清晨,数万大军护卫着一个来自秦国的使臣,浩浩荡荡返回了圣龙城。另外,甘宁率领自己的部下,也返回了龙口渡。 与此同时,王征昭告天下,燕国与秦国达成和平协议,并且互通无有,建立商道。 一时间,天下所有人都为之叹服。 自古以来,无论燕国大地上的哪个朝代,只有被秦国欺负的份,没想到这次大反转。 王征在龙城大败秦国四十万大军,杀了其六员大将,还有一名参军!这种事,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之前所有人都在担心秦国会因此大动干戈,没想到,秦国不仅没有发兵,反而达成和平,还互通无有! 这数千年来,只有这么一例! 于是乎,燕国大地上,到处都在称颂王征。 而此时,王征和代表秦国三皇子的使臣,在皇宫的花园之中,边赏花,边商谈通商一事。 王征目光自始至终都在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之上,秦国的使臣,便紧紧跟在他身后。 这个人叫慕青竹,是梦离身边的谋士。 “燕王,贵国的酒,三皇子早有耳闻,还有那种透明水晶。这些东西,三皇子都想和燕王交易。”慕青竹恭声道。 王征淡笑道:“当然可以,不过价钱嘛,要提高一些。” 慕青竹一愣,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解的问道:“三皇子可是想大量购买,您不应该便宜一些吗?” “呵呵。”王征轻笑一声,朗朗道:“你有所不知,这两种东西,造价不菲,而且产量也不高。” “我燕国内的商人还不够分,试问,本王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从南州运到屏烟关,卖给你们?” 慕青竹闻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沉吟片刻,咬咬牙,道:“那您出个价,合适的话,在下就能定下来。” “每坛酒,纹银三十两,至于水晶,视形状和规格而定。”王征淡淡道。 “啥?三十两?”慕青竹吓了一跳,寻常的酒,一坛才一两银子。纵然是一些知名陈酿,也不过七八两左右。 “这也太高了点,在下不好做主。”慕青竹一脸难色,犹豫了一会儿,又道,“这样吧,在下这就连夜返回秦国复命,让三皇子决定。” 王征点头道:“也好,不过在这之前,本王需要从三皇子梦离那里购买粮食,回去记得告诉三皇子,让他多准备粮食。” 慕青竹道:“在下一定转告三皇子,在下先退了,燕王告辞。” 王征目送慕青竹离开后,转身直奔醒龙殿,而后召集众人,商量起来。 目前燕国所有反对力量全被清理一空,雄霸那边也差不多了,只要能查明的,全被雄霸率人剿灭。 如今燕国稳定下来,急需一些地方官员,和朝内的文官。 “昭告天下,从今以后,修改官僚制度,改举荐制为科举制,所有人,都可进京赶考。” “科举者,分为文科、武科、农科三大类,以后若有需要,再进行补充。” “科举前三者,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前三之下,等渡过这段时间后再论。” 当科举制度传遍天下后,天下所有人再次哗然。 之前招贤令就足以让天下间的士子纷纷侧目,现在科举制度一出,更是让无数寒门看到了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路的希望。 不过也有人对此横眉,扬言农夫不可入朝为官,若让农夫也跟他们一起参加科举,宁愿老死山林。 当王征听到这些言论后,又好气又好笑。不用猜也知道,说出这些话的,都是食古不化,没啥真本事的酸书生。 聪明人谁不知道,农业为国之根本。此举一出,燕国的农耕事业,还有国力必然上升一个台阶。 王征自然不会鸟这群酸书生,爱来不来。 接下来的几天,燕国内凡是自诩有才华的人,皆汇聚龙城。 他选定一个日子后,让诸葛亮把来参加科举之人,分类进行考核。 文举考核和农举考核,是一人发了一张试卷。而武举,则是由吕布等武将亲自监考。 当那些文人拿到试卷后,直接傻眼。不考文采,不考史书,上边几个问题,问的是如何治理地方,对燕国目前局势的见解,以及最后一个让人看了不禁吓尿的问题——燕国能否统一神龙大陆。 这三个问题,让很多人直接抓瞎。他们又没治理过地方,哪有经验。第一个问题就难住超过一半人以上。 王征就站在文人考核的屋子门口,眉宇间多少有些失望。 许多人干脆扔了笔,拂袖而去。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算了,老子还是老老实实等民心点抽取吧。” 摇了摇头,他转身和荆无命去了辰龙殿。 “无命,你说剑意到底是啥东西?”王征在辰龙殿,拿着手中的轩辕剑,好奇地问道。 江湖上有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