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孔子制礼乐 (第1/2页)
李耳淡淡一笑,道:“将军且慢。据我所知,神国平肩王上官无敌,在边境集结一百八十万大军,和十万拔山士,随时准备攻打秦国,难道你们想坐视神国壮大?” 慕秋悲却是不信,摇摇头,道:“天狼国和神国正在交战,神国怎么可能分兵去攻秦国?” 李耳道:“相信不久后,你飞羽国的探子,就会送来情报,届时你自己分辨真假不迟。” 慕秋悲双手抱胸,低头沉思起来。 他知道李耳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神国底蕴深厚,纵然两线开战,也能应付过来。 他抬头看了李耳一眼,在得知李耳是华夏国幕僚的时候,他就猜到李耳多半是主动接近慕轻妍的,而并非偶遇。 当李耳提出有要求的时候,也恰恰证实了他的猜测。 他知道,李耳既然有事相求,必然不会害自己,相反还会尽一切可能治好自己。 不过,慕秋悲却不想将自己的伤,牵扯到国家大事上。 但是,李耳话中之意,无非是想让飞羽国立刻出兵,攻打秦国。 慕秋悲猜测,多半是华夏国怕秦国疯狂报复。区区华夏,想来也抵挡不住。 其实不用李耳邀请,飞羽国也会在三个月后,尽起大军,攻略秦国北方一带。 为什么选择三个月才进攻秦国,那是因为飞羽国想要先观望一阵,看看能否坐收渔翁之利。 况且战争不是游戏,不可能说打就打,需要考虑的事很多很多。比如,神国会不会佯攻秦国,实攻飞羽?又比如,万一和秦国两败俱伤,只能便宜神国。 “其实你们飞羽国别无选择,要么吞并秦国北方,壮大自己。要么等神国壮大后,吞并你们。”李耳淡淡一笑,道,“陛下早有断论,你们是不是抱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打算,坐看神国和秦国互相倾轧?” 慕秋悲笑了笑,“早先听闻华夏皇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看来传闻非虚。” 他并未隐瞒,人家已经猜出来了,他自然不会继续装糊涂。 李耳摇摇头,道:“那将军认为,神国人会不会想到这一点?” 慕秋悲一愣,随即点点头,道:“极有可能。” “那你认为,神国会给你们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李耳反问道。 慕秋悲脸色微变,“神国想拿下秦国中原一带,必付出惨重代价!听先生之意,难道神国有把握一战而定?” 玄岭关易守难攻,纵然神国尽起大军,也休想在短时间内攻克玄岭关。况且,神国背后还有实力绝不下秦国的天狼国。如果神国敢尽起大军,天狼国必然趁机直捣黄龙。 天狼国和神国的恩怨,不是一句话能够概括的。可以这样说,神国每年伤亡的士兵,大部分死于天狼国士卒之手。由此可见两国的战争之惨烈。 李耳摇摇头,道:“能不能一战而定,本人不知道。但本人有确切消息,玄岭关防御图,已被上官无敌取到手。” “还有,将军可以自己考虑考虑,如将军答应在下,前去说服你们飞羽皇立刻出兵,无论成与否,在下都会将心法交给将军,治好将军的伤痛。” 慕秋悲再次沉思起来。 李耳看出慕秋悲已经有些犹豫,便又道:“将军大概不知道那一战的详情。” 他把目浆河一战的详细情况,和盘托出后,慕秋悲吃了一惊,“灭了秦国两百万大军?其中包括玄岭关的精锐士卒?” 慕秋悲感到不可思议,这未免有点太夸张了,一战灭百万,在万年长河中,也很少有这样的战役。 慕秋悲知道李耳没必要骗自己,因为不需要多久,秦国的探子,可能就会传来情报。如果李耳说的是假话,自然会被识破。 况且合作一开始,就谎话连篇,实属不智。 “这么说来,秦国已经伤筋动骨......”慕秋悲沉思一阵,最终咬咬牙,道:“先生,这件事我答应了。” 李耳淡淡一笑,抱了抱拳,道:“那在下提前恭喜将军。” “提前恭喜?”慕秋悲一愣。 李耳道:“不错,一来恭喜将军内伤尽去,二来恭喜将军建功立业。” 慕秋悲笑了笑,道:“言之过早啊......” 李耳从怀里摸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慕秋悲,道:“这是心法,你只需勤加练习,不出三月,你体内的寒毒便会被炼化掉。” 慕秋悲接过来,有些迫不及待地打开浏览起来。 才看了几行字,他便霍然起身,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天道造化,轮回不止。阴阳两仪,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