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刘忘年自刎 (第2/2页)
,秦国局势很不稳定。若朝堂上,再发生什么意外,那真是一场灾难。 此时,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浑身发冷,谁都不敢站出来说一句话。 梦惊飞收回目光,看向刘忘年。 “刘山长,此事从何说起啊?先帝在封山关偶感体力不支,在关内一步跌倒,驾崩与数万风封山关壮士之前。若山长不信,自可去封山关询问!” 梦惊飞语气森寒,冷冷道。 刘忘年大骂:“混账东西,先帝好歹也是你的叔父,况且待你父子不薄,你怎可忘恩负义,致先帝于死地?!” 梦惊飞怒道:“不错,但那又如何?!先帝本来就是千秋驾崩,你口口声声说本王置先帝于死地,可有证据?” 刘忘年转身,揪出一名自己的门徒,指着梦惊飞,大声道:“说!给我把事情真相说出来!我不相信你不知道。” 被他揪出来的人,顿时魂飞天外,颤声道:“山...山长...先帝确实是千秋驾崩。” 刘忘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清楚的记得这个人,是自己所有弟子中,很老实,很本分,很忠心的人。 ‘啪~~’的一声,刘忘年忽然抬手狠狠给了这人一耳光,然后一脚把他踢入人群中。 他目光一转,又看到躲在人群中的司徒伯悦,大步上前,把他揪出来。 “伯悦,在我弟子中,只有区区几人让我引以为傲,你便是其中之一。君子当不畏强权,宁折不弯。为忠百死不悔。” 司徒伯悦嘴角露着苦笑,踌躇不言。最终,他长叹一声,道:“山长,求您莫要问了。干系重大,百官震颤。况且我大秦国的局势,您也该清楚。而且伯悦不知道。” 刘忘年登时蒙了。 他知道,司徒伯悦的意思,其实是告诉他事关重大,只怕一出口,百官人头落地,将会是十不存一的局面。 司徒伯悦用眼角瞥了梦惊飞一眼。 刘忘年见此,心底更加痛苦起来。 现在的朝政,被梦离一把抓在手中,有梦惊飞辅佐,朝中无人敢言。 如果这件事真被拿到台面上,那参与到这件事中的文武百官,必被梦惊飞所害。 刘忘年当初想过这个问题,但没料到,事情居然这么严重。 此时的刘忘年,已经陷入挣扎中。 他已经醒悟,如果继续纠缠不放,今日朝廷之中,必然血流成河。 可是,如今秦国伤筋动骨,死那么多大臣,无疑会让秦国陷入倒悬之危。 但他一生追寻君子忠烈之道,难道就此放手? 他看着脸色发白,缄口不言的百官,忽然感到自己很可笑。 他还记得司徒伯悦拜师时,他问他为何要做学问。 年幼的司徒伯悦,直接吐露心声,‘想出人头地,入朝为官,让看不起我的人看得起我。’ 他们本来就是抱着这种打算,现在为求自保,不肯吐出实情,合情合理。 刘忘年还记得当初常常教导他们君子一道,而他们在青年时期,也确实奉行君子。 只是人心是会变的。 更何况,朝野就像一个大染缸,染尽天下各色人。 刘忘年本人不在缸中,却想引导缸中人,本来就是个笑话。 刘忘年号称秦国之师,但他此刻,忽然觉得自己极不称职。 他在脑海里不住问自己。 到底是君子圣人一道重要,还是为官为吏重要。或者说,是心中的圣土重要,还是将来的生活重要? 大殿内,森冷的杀气,已经被梦惊飞收敛体内。变得鸦雀无声。气氛,却也压抑起来。 刘忘年神色显得有些落寞,喃喃自语。 谁都听不清他在嘀咕什么,但武力卓绝的梦惊飞,却是听得一清二楚。他不由冷笑,眉宇间露出nongnong的不屑之色。 良久,刘忘年忽然笑了,他仿佛已经有了答案一般。 “王爷,借宝剑一用。” 梦惊飞抽出宝剑,冷笑着递给刘忘年,看向他的眼神,就像在期待一出好戏一般。 随后,刘忘年目光扫了梦离一眼,整了整衣冠,喃喃自语道:“如果孔子先生面临我这种选择,他绝不会做出和我一样的蠢事,因为他还有更好的路。” “只可惜,今生不能聆听圣言,抱恨黄泉。” 最终刘忘年在众目睽睽之下,横剑自刎,血溅当场。 当刘忘年尸体倒下的那一刻,宫中百官无不悲戚,但无一人,胆敢上前哭丧。 梦离见刘忘年已死,心底松了口气的同时,立刻道:“来人呐!收敛刘山长尸体,厚葬之。” 他沉声下令道:“昭告天下,刘忘年感念先帝之恩,特追随先帝而去。” 刘忘年的死讯,很快就传遍秦国大地。无数士子从四面八方赶来,皆披麻戴孝,在四方城刘忘年墓前,守孝哭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前来悼念者,仍然不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