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青鸾 (第2/2页)
儿正开得繁茂。树的周围又挖了浅浅的小水渠,清亮亮的水流动着绕树而行,偶尔有白‘色’‘花’瓣落下随‘波’逐流,虽是浅浅淡淡的美、却依然美不胜收。 皇甫惜歌很是纳罕:“不是杏‘花’败了桃‘花’开么,为何如今那东坡上的桃‘花’已经开放了,杏‘花’村里的杏‘花’却没凋零呢?” 萧孟朗轻笑:“东坡是个向阳坡,日头晒得久,暖和了自然开得早些。何况你若等那几个猴儿折下来桃枝你再瞧,多半还都是‘花’苞。你站在这里观瞧也有粉红盛放的感觉,是因为桃树太多连成了大片。” “咱们杏‘花’村里的杏树一是没这么好的日头晒着,开‘花’就开得晚些,二是有那冷水渠从树下经过,多少也降了暖意。即便如此,这几日也是盛放的‘花’期了,再过不了多久,就该结上小青杏了呢。” 皇甫惜歌听罢萧孟朗侃侃而谈,便笑看他:“三郎为何连这些都懂得?倒叫我以为你就是个果农了。若照你说的这样,杏‘花’村岂不是过些日子便没了杏‘花’村的意境,倒要改名儿叫青杏村了,咝……听着都倒牙。” 萧孟朗笑得不行:“那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就改名叫甜杏村?名字也不过是要个味道,咱们那小院儿和小竹廊也‘挺’有小村落的味儿,这就足够了。另外我还移了不少的白‘色’山樱,杏‘花’落了它们也该开了,不细瞧的话多少有些形似。” “只要靠着这意境将刚开张这一段日子搞得热闹些红火些,众多的熟客回头客也就是奔着咱们的菜品和美酒而来了。有几个是为了看‘花’儿来的?” 皇甫惜歌点头,三郎说得确实是这个道理没错儿。不过这家伙到底懂得多少东西,就连用冷水渠拖延‘花’期的事儿都想得出来?难不成是他误打误撞么? 仆‘妇’们得了主子的吩咐便收拾好幔帐里的所有物什纷纷装了车。丫头们过来服‘侍’着众人上车坐定,萧孟朗自行上了马,便往东坡下行去。四郎几个玩得正高兴,听到山脚下三哥的喊声还有些不情愿,待听得要去个新馆子用午饭,也就捧着大把的桃‘花’枝连蹿带跳下了山。 皇甫惜歌坐在马车里端详着那桃‘花’,可不就是像三郎所说的一样,大多还都是‘花’苞。五郎还真是妥当孩子,又在山坡上挖了些湿土带下来摊在油布上将那桃‘花’的断杈培了起来,以免在外逗留过久回到府里‘插’不活。 一行人到了杏‘花’村,萧孟朗先下了马进去吩咐,中午这几人要吃的还不打紧,晚上还要招待淳亲王不是,若缺少什么该采买的差不多就得出发了。皇甫惜歌这边领着姑娘和爷们下了车,便立在那里端详着,有人惊奇,有人赞叹。 “三哥何时发现的这么一个好所在?”四郎兴奋地问道。走过穿堂模样的‘门’‘洞’进到院子里,里面竟像个古朴的小村落。竹廊,流水,杏树… 五郎却凝视着着每间雅阁儿‘门’前挂着的小竹匾微笑。落云、浮白、簇锦、若繁…这些名儿倒像个闺阁小‘女’子才想得出来的玩意儿。明明做的是酒肆生意饱沾烟火气,却叫人觉得清幽自在满怀轻松。 萧孟朗再回到浮白陪着妻子与弟弟meimei们坐下,小二已经沏好了竹叶青茶端来。皇甫惜歌示意流苏给每人面前的细白瓷茶盏加了一小匙杏‘花’蜜,方将焖了一会儿的茶冲了进去。 细腻的白瓷盏袅袅升起白雾。竹叶青的甘醇,杏‘花’蜜的清甜也随即飘了满室。一个上午都喝着水囊里的冷水只觉满腹冰冷的几人,见了热茶便都纷纷捧起狂饮起来,何况那几个小猴子在山坡上跑了好久,早就口渴难当。 四郎连喝了三盏茶,才抹了抹嘴满足的问道:“三哥,这酒家好像还没开张迎客啊,正是晌午饭时,怎么才咱们一行客人?你是如何发现的这个新地方儿?” 萧孟朗微笑:“是还没开张迎客,明儿才是正日子。这可是你们三嫂的陪嫁产业,因此才在开张之前叫你们先大快朵颐一番么。回头儿菜品上来了,都别忘记好好品尝提提意见。” 五郎闻言恍然大悟。也就是三嫂这样的人儿与三哥一起,才想得出这么些鬼点子,看来那些雅阁儿的名字,也是三嫂琢磨出来的了,如此也难怪那匾额上的字体叫他觉得似曾相识——那不就是三哥的字吗。 萧婉眉有些怏怏不乐。不知道到她出嫁时,嫡母会用什么陪送呢。怪不得当初三嫂夸完嫁妆、二嫂就和二哥大吵了一架,和三嫂比起来哪个‘女’子还有活路呢,除非是皇帝家的公主吧。 ***** 上一章犯了错儿,满篇的白大少白五少~其实是皇商石家~OTZ~。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