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悍家福_第一百六十四章 聘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聘礼 (第2/2页)

需说上头还有老夫人、侄媳‘妇’可做不了这个主,还怕不能将三夫人堵回去?

    不想三夫人进来被请着坐下后,聊得却完全不是善哥儿的事儿。听三郎媳‘妇’问婶娘所为何来,嗫喏了片刻,三夫人便开口道:“那个于家,虽说是于尚书的族亲,媳‘妇’她兄长又在礼部任职,她家里可是普通人家儿,她嫂嫂又是个抠‘门’儿的……”

    “三婶娘可是怕四爷媳‘妇’嫁妆少,嫁进来后抬不起头?无论如何也是咱们萧家娶媳‘妇’,所谓的低头娶妻,怎么能因为媳‘妇’嫁妆少便笑话人家?何况萧家是上百年的世族,哪能做出这等事来,三婶娘完全不必因此忧心。”皇甫惜歌也不等三夫人完全说明来意便抢先堵了三夫人嘴。

    四郎媳‘妇’就算净身入户,也轮不到三夫人来求当家主母想办法不是?各房娶媳‘妇’嫁‘女’都有份例在这里摆着,若想多给些自有各房嫡母添置,根本就不关内院的事儿。

    三夫人紧着摆手,面‘色’尴尬道:“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想问问三‘奶’‘奶’,既是新媳‘妇’嫁妆少,咱们家便少给些聘礼好了,左右她嫂子也舍不得将那聘礼给姑娘添箱抬回来。”

    皇甫惜歌心里笑坏了,低头强压着不许笑出声来,半晌才抬头挂上温婉的微笑对三夫人道:“惜儿说句不中听的婶娘勿怪。莫说婶娘你们三房还没分家出去,就算分出去了,娶的若还是这个媳‘妇’,只因为于家有可能嫁妆少便少给聘礼,叫于尚书与姨祖母往后可怎么在于家做人?老夫人又该如何在她老人家的妹子妹夫面前抬起头来?”

    她知道三夫人这么说并不是恶意,不过是想将聘礼银子省下来不白白喂了四郎媳‘妇’的抠‘门’嫂子,若能落在她们三房自己腰包里当然更好。三夫人怎么就不想想,这‘门’亲事可是于尚书家何夫人给牵的线儿……

    况且那句分家不分家的话,也得分怎么听。既是眼下没分家,就算最后聘礼少给了,都落在你们三房自己兜里,别的房头儿凭啥和你们三房一起担这个没脸。就算只论你们自己房头儿,当初****‘奶’进‘门’儿嫁妆也不多吧,聘金可少给了水家一分?自己房头的媳‘妇’还区别对待,这三夫人真是个偏心又贪心的。

    四郎这孩子再是如何莽撞,再是如何书读的不够好,毕竟本‘性’还不错。他的嫡亲哥哥在他这年龄房里已经有了人,这孩子如今可还是只使唤书童小厮和婆子们呢。在皇甫惜歌眼里,男爷们儿只要不贪‘女’‘色’便是好的。

    三夫人听了皇甫惜歌的话,脸红得如同火烧云。怪不得好多大宅子里的次子都闹着要分家,分家也有分家的好处呢,若是分出去自己做了当家主母,这聘金不是想怎么给就怎么给?至于三老爷的兄弟有脸没脸,她才不管那个。老夫人与何夫人的面子事儿更不归她管,这两个老的当初便不该给四郎定下这‘门’儿亲!

    据说那媳‘妇’一家子全都挤在个三进宅子里,那家的老夫人长年都是着布裙木簪吃青菜豆腐,四郎媳‘妇’的嫁妆可能抬够三十六抬?三十六抬里可能每个箱笼都塞得满满当当全是真材实料?

    她就奇怪了,当初明明是要给四郎定下告老还乡那何知府、也就是老夫人堂弟的那个大孙‘女’的,那丫头还来萧府小住了两回,怎么后来悄没言声儿的便换了人?据说那何家丫头出嫁时,满满的六十四抬嫁妆,箱箱装的都是皮‘毛’绸缎和古董瓷器呢。

    皇甫惜歌见三夫人只顾脸红却不再说话,便轻声道:“若是四弟媳‘妇’娘家的嫂子不过是在‘花’银子上谨慎些却是个极要脸面的人,其实这事儿倒是好办。叫咱们家去下聘礼的人专‘门’儿当着她家老夫人嘱咐声,说为免亲家为姑娘准备嫁妆为难,哪一类的东西就是给姑娘添箱的……这样不就是能叫四弟媳‘妇’再将东西抬回萧家来了?”

    四郎没过‘门’的媳‘妇’她那兄长是礼部的官员,礼部官员的媳‘妇’怎么能不懂面上的礼数?男方家来人下聘都当众说了,她还好意思昧下?虽说聘礼里本身就有一部分是要新嫁娘带着进婆家的,毕竟萧家哪位爷娶媳‘妇’的聘礼比一般人家都是只多不少。

    于家又怎么好去打听,多出来的这些到底是为她家姑娘添箱专‘门’多给的,还是萧家变着‘花’样儿说话,只为护着没过‘门’儿的媳‘妇’?就算是后者,这也没错儿不是?难不成不护着自家媳‘妇’倒要白白便宜了媳‘妇’的兄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