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真凶 (第2/2页)
人消灾,阿四将人暴打一顿,是不是有些太……” “你总是老好人话又说回来,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若是没错儿,惹恼了我吃一顿老拳这就叫以牙还牙,是不是也没错儿。”皇甫惜歌又恨又笑的望着萧孟朗。 这倒是,萧孟朗窘迫的挠了挠头。不知为何他总说不过妻子,很多大道理到了妻子面前总是讲不通。日子久了他也明白了,大道理就算讲得通也不过是为了讲的,真正为人处事还就是妻子那一套更管用些。 也许正是因了人的劣根‘性’,才要‘弄’些大道理不停的来讲来说,只盼着有朝一日不用再提、世上的人也个个变得彬彬有礼。在没变成乌托邦那般以前,还拿着道理说来说去,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罢了,若实在安慰不了依旧觉得受了窝囊气,又想要个嘎嘣脆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学惜儿。 心里这么想着,萧孟朗又联想起自己父亲这几日做下的事情,不由得失笑。父亲与妻子的处事办法倒像得很呢,对了,还有祖母。 萧孟朗最近虽是在家养伤,也每日都往前院去,不是帮着大老爷三老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便是在外账房聊聊天,或是去大书房翻翻书。因此大老爷做的事儿也没瞒着他,每日都会多少与他讲上几句。 萧家大老爷前几日受了些闲气——萧林氏的娘、林家老太太又一次闹上‘门’来。只因萧孟朗才受了伤,大老爷得了信儿后匆匆赶回府,被这岳母堵个正着、撒泼耍赖指鼻子大骂,很是给了大老爷一些没脸。外加三郎平白受伤,大老爷一直心头郁郁。 皇甫惜歌吩咐阿四去查缘由,大老爷手下的人也没闲着。虽说不如阿四查得快,阿四带着人打了申文钧庄子上那几个棉农,大老爷派出去的人倒很快听说了。当初不能顺藤‘摸’瓜,如今反着捋起来倒甚是容易,这么一捋之下再加上之前打听出来的些许蛛丝马迹,可不就是那申文钧干的? 派出去的人回来将这事儿一学,大老爷这次算是有了地方撒气了,叫外账房的给他准备了大额的银票,自己又不出头,只差了萧府的大总管师为翔去见那姓申的。又再三叮嘱师总管,见到姓申的只管跟他讲,萧家要买下他吴县的棉田和庄子,他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萧大老爷说是那般说。申文钧要愣是不卖,他也不会真的去‘逼’人家卖——要几百亩棉田作甚用?萧家又不是有银子没处‘花’了,他不过是为了出口气,言之意下是说,你申文钧做下的事儿我们都心知肚明了,你若是再‘私’底下搞些小动作,可不要怪我们萧家不客气。 申文钧当然也知道萧家这是成心给他难堪。萧家总管给出的价格虽说不低,却也只是市价,他申文钧虽说如今已经不靠种棉‘花’过活,可没什么缘由就卖地卖庄子,总不是件长脸的事儿。何况吴县的庄子与棉田,可是他的老窝儿,他没发家前,就住在那里靠着几百亩的棉‘花’养家户口呢。 萧孟朗想着大老爷做的事儿便忍不住发笑,皇甫惜歌甚感奇怪。难不成三郎受了伤,人也变得怪起来?一边想事儿一边偷偷笑,好像只有‘女’人才这样吧。 听着妻子问他笑什么,萧孟朗便学说了大老爷这几日做的事儿:“我怎么倒觉得我的老好人脾‘性’一点也不像祖母和父亲,你倒和他们俩人儿很像。怪不得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你还就该是我们家的媳‘妇’。” “我这肚子里老2都这么大了,你才领悟到这点,不觉得有些晚么?”皇甫惜歌笑问夫君。又暗自腹诽道,你何止是老好人,还与三老爷有些像呢,有点迂腐又极是爱讲以德服人的长篇大论。 也许是随了已故婆母?这倒极有可能,大老爷随了老夫人,六郎随了萧林氏,子随母在萧家不少见。 经了棉农被打与萧大老爷主动挑衅之后,申文钧也怕了。京城又给他来了信儿,斥责多,安慰少,因此他更是坐立难安起来。京城那位自认为谨亲王与淳亲王并没什么可怕,可此时任何明显的对峙都是不明智的,何况这申文钧不过是为了蝇头小利‘私’底下为之——这不是平白拉端宁郡王下水吗,不但无助于储位之争反倒帮了倒忙。 申文钧前思后想了几天,不得不备上厚礼前往萧家请罪,说什么还请萧家大老爷与三爷大人莫记小人过,饶了他这个小商人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傻事。 萧大老爷以萧三爷伤重不能见客为由,几句话便打发了申文钧,连带着申文钧送上的礼物一起请出了萧家。那家伙离了萧府多半天,脸‘色’还是灰败的,心道怪不得京城来信斥责他轻举妄动,萧家确实不大好惹——行事太不同常人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