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还我观音jiejie的造型 (第1/2页)
刘洪虽然心疼,但是深知这个侄儿的“任性”,答应他要带他前去尚书民曹哪里看工匠制造的实物,就得说到做到,要不然定会惹侄儿生气,刘洪即便是不舍也不得不叫醒陷入沉睡中的刘良。 “哦,是伯父来了。几点了?”被刘洪推醒,刘良有点恍惚。 “现在卯时。吾儿,日后不需这般劳累?要是得了病,可让吾如何跟你的母亲交代。” “呵呵,没事。哦,那些图画先放在我这里,这些您需要的资料都整理好了,伯父尽管拿去,如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找我解答。” “唉,都怨我一时心急,连累吾儿如此辛苦,悔不当初啊……” 见刘洪搓手顿足的样子,刘良也算是彻底的清醒过来,意识到这个时间点肯定是老爷子想领自己出去,这才叫醒自己。 “伯父稍等,我马上就好。” 二女也被吵醒,连忙出去准备洗漱用品。简单的梳洗打扮,刘良便随同刘老爷子走出家门,赶往北宫的尚书民曹。 你别说,老爷子的面子还真管用,几位主管的大人很好说话的放刘良进去观摩,没人监督也没人陪同,任由着爷俩随便的转悠。 一上午的时间,刘良都在民曹的“工厂”里度过,见识到古代工匠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更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所造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更是见识到,东汉朝廷重道轻器,不在乎匠工的生活质量,更不在乎工匠卑微的身份,可以从哪些匠户官员浑身补订的官服可见一斑。 刘洪已经回到自己的谷城门岗位上,虽然没人监管,但是点卯还是要的,只留下刘良一人随便的溜达着。 刘良不时的找工匠聊天说话,借此了解情况,而且这里有不少工匠都是刘府的住户,自然刘良的身份很快被众工匠得知,特别是看刘良毫无架子的唠家常、谈技术时的亲切劲儿,众工匠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公子无。 于是乎,元代高僧云屋大师善住的一段赞扬工匠的诗句,便被刘良剽窃过来。 天赋巧。 刻出都非草草。 浪迹江湖今欲老。 尽传生活好。 万物无非我造。 异质殊形皆妙。 游刃不因心眼到。 一时能事了。 诗词虽然朴实无华、简单易懂,但经过刘良深情的朗读和煽情的演艺,与原诗句的含义已经大不相同,隐隐透露出刘良不满朝廷对工匠的不重视,为工匠们辛苦的付出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而鸣不平。 都不是傻子,工匠们更是心灵手巧之人,此诗句一出,直接引起工匠们心理的共鸣。刘良不仅道出工匠们的心声,也同时收获了他们的爱戴,为众工匠日后的“胜利大逃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灵台,东汉时期研究天文、气象的专用建筑,坐落于洛阳城的南门外,属于国家性质的天文台,并不对外开放。 午饭过后,老爷子便带着刘良来到此处,显然这里对于刘洪根本就不设防,高台上守卫的校尉小吏只是遥遥揖礼,连询问都懒得过来询问,而士兵更是当做没看见,任由二人靠近门口。 从此处可以看出,刘洪绝对是这里熟的不能再熟的熟客。 “吾儿尽管观看,吾要去谷门应差,下午会有使臣觐见,自当小心谨慎,不然可是会被他人抓住痛处。” “使臣觐见?哪个国家的?” “不是太清楚,听闻前锋来报,隐约说是‘很土儿’国胡僧觐见,叫什么鸠什么的,名字很是古怪,吾很难记得清楚。哪胡僧好像携带很土儿国什么菩萨开光的两尊佛像,经由西域不远万里来到咱们汉地,想要宣讲佛法什么的。”刘洪对于佛教很明显不感冒,自然懒得去管这种闲事。 “很土儿国”,什么鬼?佛像……哦,hentuk的发音最接近身毒,有可能是阿三国大和尚来访。你妹呀,真是长见识了! 要知道,东汉的皇权还是很重视佛教的,从《四十二章经序》的内容可见一斑,当时佛教的修行方法被看作道术的一种,自然也被视作注重祭祀的黄老方术之一种,但凡需要祭祀的时候,佛陀与老子是同框祭祀,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只不过,皇室贵族虽然注重佛教,但仅限于此,老百姓通常不买账,要不然也不会有太平道的市场,以及后期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黄巾之乱。 刘良对此却很感兴趣,“伯父,可知具体时间?” “不知道。午休时,倒是有探骑来报,离城三十余里。但,进城需仪式,毕竟,此事属外国朝贡方式,国家颜面容不得马虎。要吾看来,怎么都得未时,方能进城。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