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无巧不成书(第二更求月票) (第1/2页)
徐伯平一行是武人装扮,实不与寻常百姓相同,这一入村子自然是引人侧目。 村民不认识这三人,却是认识桂重阳与梅小八,知晓是桂家的客,不免心生揣测。 张大娘正好出来放鸭,听到人提及桂家长房来外客了,连忙去二房报信,倒不是存心看热闹,而是怕来者不善,桂家长房都是妇孺,应对不便。 桂二奶奶一听,立时将心提到嗓子眼儿。 桂重阳小小年岁,平素又不出村的,哪里会得罪人?倒是桂五那边,与铁家人关系亲密,保不齐惹来什么对手仇人,在外头惹出麻烦,让人寻到长房去。 桂二爷爷与桂春又去翻地,不在家里,桂二奶奶就招呼杨氏跟上,婆媳两个往老宅去。张大娘见了,不免好奇,跟家里打了声招呼,也跟着同去。 等到桂家老宅门口,眼见三匹健马在院子里,还有个武士装扮的健硕青年站在旁边刷马,桂二奶奶就绷起了脸。 院子里站着的正是徐伯平的长随,在院子里照看马匹,并没有随着徐伯平、张林进屋子。 眼见来了几个农妇,那长随也望过来,心中揣测来者何人。 桂二奶奶却是直接推门进来,扬声道:“重阳,家里来客了?” 桂重阳在上房听到,起身对两人道:“是我叔祖母过来,估摸是得了消息,晓得有人过来,不放心过来瞧瞧。” 说完,桂重阳出去相迎,道:“二奶奶,是我爹在金陵的故交徐师兄,特意过来看孙儿的。” 方才梅氏听到徐伯平是桂远学生时神色诧异,桂重阳看在眼中,此刻就没有拿什么师生名分说话。 桂二奶奶依旧狐疑不定,望向桂重阳身后。 原来徐伯平与张林也从屋子里出来,正站在桂重阳身后。 “老人家好!”徐伯平客气道:“早就当来探望重阳,他年岁小,初回故乡,还要多赖你们这些做长辈的费心看护。” 桂二奶奶一噎,这话是好心不假,可听着恁不顺耳,重阳是桂家子弟,还轮不到别人cao心。之前桂重阳一个人孤苦伶仃回乡时怎么不露面,如今日子刚起来就找上门来? 桂二奶奶心中有了防备,皮笑rou不笑道:“原来他爹在南边还有朋友啊,还真是没想到!当初这孩子一个人进京,又是水路又是陆路的,听得我们这些长辈都后怕,这万一遇到拐子可没地方哭去。” 徐伯平只觉得面上火辣辣,道:“是晚辈疏忽了,安排不周。” 桂重阳忙道:“二奶奶,我父病故时,徐师兄不在南京,不过相应后事还有孙儿进京的一路安排,都是徐师兄家里帮忙。” 桂二奶奶闻言,不由动容。 不管是料理丧事,还是安排桂重阳进京,都是繁琐费心费钱之事,既是眼前这青年出力,那桂家自然要领这份情。 桂二奶奶忙道:“不想竟是恩人到了,快屋子里坐去!” 老太太满脸感激,态度与方才大不相同。 徐伯平身份高贵,素来都是别人巴结的,向今天这样上来被一个村里老妪上来就讥讽的,还是头一遭。 不过徐伯平也看出来了,这老太太嘴巴不会说话,关心桂重阳的心却是不假。 刚才听了“九丁之难”的原由,晓得桂重阳的叔祖父家也经了丧子之痛,徐伯平还担心桂家堂亲迁怒到桂重阳身上,如今看来老太太真心相护,自己倒是杞人忧天。 到了午饭口,梅二奶奶自然直接替桂重阳留客。 徐伯平也有心想看看桂重阳平素吃食,就客气了两句,留下了。 过来与桂二奶奶壮胆的杨氏与好奇跟着过来的张大娘都去了厨房,梅氏带着梅朵,已经在预备上了。 “啧啧!杀鸡了!”张大娘看见地上还没有收拾出来的鸡,也不外道,直接卷了袖子道:“我来收拾鸡毛!” 中秋节后,张家的长媳进门,张大娘将厨房的事就交出来,才有空闲在外头。 梅氏也没有客气,谢过了张大娘,就让出了灶台给杨氏:“劳烦二嫂了,我实是不行。” 杨氏在厨房看了一圈,道:“有鸡有鱼,大菜够了,加一道炒鸡杂、一道鱼籽豆腐,醋溜白菜、花生拌芹菜,六道菜。” 梅氏自是无异议,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