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一路前行 (第2/2页)
建、改建公路和设备置办总投资40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 这条公路于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一路上青藏公路翻越了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清水河、洪水河等河流。青藏公路原建标准较低,并且穿行在青藏高原上,沿线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特殊不良。因此,这条公路通车后病害严重,曾不断停止整治和改建。 1974年末尾片面改建,并将公路标准提高为二级公路,加铺沥青路面。西宁市至格尔木市段于1978年完成改建工程。格尔木市至拉萨市段截止1984年底,完成改建工程量70%以上。 青藏公路的改建工程极为艰难,尤其是在海拔高的多年冻土地区铺筑沥青路面,各国均无先例。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土基冰层中含冰量状况,采取填筑足够高度路基以保护冻土的方法,使路面所吸收的量不至于影响路基下面的冻土土基,并采取路基排水设备以防止地面水对路基的浸蚀,从而完成了波动路基的目的。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担负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义务。 如今彭佳一行穿行的,就是改建后的青藏公路。对于自驾车的游览者,尽量较快经过海拔高的地段比较理想。这是车上曾经进过藏的团友说的。 了解到青藏公路的这段历史,和修建的艰辛卓绝,彭佳和元小聪不由感叹真是先人修路,先人乘凉啊,假设没有长辈的付出和努力,就没有明天她们顺畅的自驾游。 而纪芳一路上和进过藏的秦良坡、纪梵天都经过对讲机,向大家引见这条青藏公路的历史。并且纪芳也向大家引见了接上去的行程安排。 “我们明天就先走西宁到格尔木的路段,这一段路况较好,全程差不多750公里,前一天且行且住的游青海湖;第二天穿越柴达木盆地。这一段的的道路就是西宁———青海湖———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明天就不急着赶路,我们先夜宿清海湖,明天再一气呵成,走到格尔木。” 原来,进藏的公路共有五条,分为新藏线、中尼公路、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普通自驾游好者都喜欢选择川藏线,由于这条公路坎坷庞大,难度系数较高,沿途风光都美轮美奂。但是,青藏线是唯逐一条真正穿越高原前往拉萨的,其他4条进藏线都是在青藏高原边缘。所以,最终他们行驶的道路被确定为青藏线。而西宁到格尔草本来最好是一气呵成一天走完,但他们车队走到这里不凑巧,工夫破开了,所以纪芳决议还是夜宿青海湖,明天再一气走完全程。 普通来说,青藏线指的是从西宁到拉萨的1917公里路程。青藏线是进藏最容易的道路,但是假设因此而蔑视青藏线,那只能阐明其人不是一个对中国地理有明晰看法的自驾游好者。在一些自驾游看来,青藏线就是中国地理景观线。 在这条线上,会聚着黄河、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的源头,串联着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这样大开大合的地貌,依次陈列着农林牧经济;当然,在这一路,还有能随时归结不同时节、不同经纬度的气候景观! 因此,纪芳选择这条道路进藏,可谓是出于一个老驴友的剧烈直觉。 虽然海拔高,但高原面系陈旧的湖盆地貌类型,坎坷陡峭,适用于各种车辆,加上元小聪的驾驶技术也非常娴熟,因此坐在车上,彭佳并没有感遭到想象中的颠簸。 “看,月山。”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刘小兰有点兴奋的声响。 “呃,这月山除了遐想文成公主当年,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在这之后,我们将不再能看见高大的森林树木以及森林与草原过渡的画面了,代之青海湖周围植被茂盛,假设是在七月,繁花似锦,最是欣欣向荣。”元小聪来之前曾经恶补过这一带的地理知识,说起来倒是头头是道。让彭佳自愧弗如。 过了月山,远远就能望见西边天际的一条深色线。渐渐的近了,这条线也越来越宽,渐渐呈现出青海湖的容貌来。3月里傍晚的青海湖颜色算不上太蓝,更没有达到“出于蓝”的青。青海湖海拔3200多米,这将是车队第一次超过3000米的住宿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