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1轨迹偏差 (第2/2页)
可是现在。现在我才知道,从一开始,历史的轨迹就已经在慢慢转变了。 孙尚香假扮男人来水镜居求学,后喜欢上习祯。这一年下来,她的脾气我也摸的七七八八,确实是个性情刚烈的女子,更多的时候,她的性格豪爽的像男人。她若真是喜欢了,就是真是喜欢了,像这样,那她还会乖乖的接受政治婚姻,在若干年后,嫁给刘备吗? 答案是:不会,我肯定。 咽了口口水,我再问道:“那荀刖又是谁?” 诸葛亮深深的看了我一眼道:“他的底藏的很深,我不知道。” 接着我问道:“他们到底做什么?这些人全都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吗?” 我的意思很明了,诸葛亮自然是知道我问的是什么:“刘cao之,小乔,荀刖,应当有这方面的因素,尚项应该没有。” 最后我再丢出一句:“好,很好,那他们跟我们有什么相关?” 历史不一样了,轨迹在变了,我不得不鄙夷自己,我确实是害怕了,我受不起再失去一次亲人的心痛,与其那样,不如现在就杀了我算了。 说白了,我现在除了梅然,黄岚,尹牙,鱼儿,小山,还有这个跟我签了婚前协议的老公,我根本就不想在呼别的事情。真正碰到让我心悸退缩,不敢冒险的时候,我只想确保他们和自己的安全,我一个都不想失去,就是这样。 诸葛亮叹了口气:“不相关。” “既然不相关,那我们不要再去打听这些了不行吗?”从他嘴里得到不相关三个字,我声音变的尖锐。 诸葛亮扬起清亮的眸子仔细的看着我,过了很久:“我穷其一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追随一个明主,只有天下统一,百姓才能安康富足,他们目前来说,也许跟我相关不大,但也不能说没有半点相关。至少小乔的自杀,就是我的流言所至,我鸿鹄之志,却碰不到我想要之人,与其等待,不如寻找。” 他的话让我微微动容。他有野心,他有抱负。不甘心屈于山野,他想出人头地,想将满腹的才华付诸于天下。没错,以他的智慧,他可以,我也可以肯定,不管历史如何改变,他诸葛亮高智近妖的这一点。不会改变,变的只会是时势和人而已。 男人若真是没有半点抱负,拿什么让女人臣服?也许现在我是害怕了,所以想退隐了,但几十年平淡生活,真的就能让我没有半点怨言吗?能让我甘于那种平淡,像村妇一样。早出晚归,忙于田园之间吗? 我不知道,人性这种东西真的很难说,但凡有抱负的人,都不屈于平凡。诸葛亮本来就聪颖近妖,他自己有多少重量,他自己最为明白。如果我是他,我也不会甘心满腔的抱负,满腹的才华,就这样隐匿在田园平淡生活里。 我懂了,我总算是懂了,之所以诸葛亮会介入这些是非,那是因为,他想更加看清时势,想在这里寻得一个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主公。这就是他最终的目的。 想明白之后我说道:“你想一展抱负我支持,但是把自己丢到危险之中。这让我不能接受。”我咬唇。 诸葛亮看我的眼神亮了亮:“机会是在险中求的,我保证,目前来说,我不会有生命危险。” 看他说的信心满满,我叹了口气,现在我是真的帮不上他什么了,因为历史变了,所有的东西都不一样了。而我,真正的成了一个最一无是处的人。如果我要帮他,或者说帮我自己,我就要更加努力的从梅然那学到存活下去的本事。 “那还要去寿春吗?”我问的有些迟疑。 诸葛亮深思了下:“当然要去。” 听到他的肯定。我心紧悸了下,希望曹cao不会在我们到寿春的时候,带着诸侯攻打寿春,本来攻打寿春,在历史中是明年才会发生的事情。但现在我已经不敢肯定了。 “什么时候动身?”我有些不想去了,但不知道怎么的,又不想让他一个人去,虽然他是智多星,但我就是有些担心。 也许这种担心,在我跟他签定那婚前协议的时候就开始了吧。 多一个人陪着他,至少不会寂寞,不会孤独,虽然我帮不上他什么忙,也许还会添乱,但是,我就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啊! 难道,我喜欢上诸葛亮了? 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我心里重重的锤了一下,瞳孔不由自主的放大。 诸葛亮表情还是那么淡定,没有我心里想的那么复杂,只是轻瞥了我一眼道:“你若不想去的话,就留在杏林堂,这里也有很患者,足已让你学习了,待我拿到紫檀琴,再来这里找你便是。” 他的话让我心里不知做何感想,加上刚才我突然的意识,让我不想回答他,饭也不想吃,便从包间跑了出来。 我的举动让诸葛亮吃惊了一下,站在二楼包间看到我满怀心事往杏林堂那边跑,顿时让他摸不着后脑。 我一走,诸葛亮也没什么心情吃饭,吩咐小二将酒菜送到诸葛府,便往回走,一边深思,为什么荀刖跟在孙尚香后面。 一直走到大门前,撞到诸葛谨,这才回了神。 “二弟,我正要找你。”诸葛谨一看到诸葛亮便直接松了口气。 看兄长的表情,诸葛亮愣了下:“兄长找愚弟何事?” 诸葛谨嗔怪的看了他一眼道:“你的婚定人选既然已定,那时日也应该定一下才是。既然黄老先生仙逝,那只好登门拜访她的师傅,将这媒定之日定下来,我也好为你安排,安排啊。” 看他那表情,写着嘘唏感叹,似乎不经意间,这个二弟就已经长大成人,就已经到了成家的时候,让诸葛谨多多少少有些难过。 父母死的早,自己好在是大了二弟三弟一个年轮,所以还能照顾一二。这些年兄弟三人,一直不能重聚,在诸葛谨心中一直是他的最痛,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二弟和三弟。 物别是叔父的一死,二弟和三弟眨眼间失去依靠,只能退到山间耕田扶桑,过村夫生活,就让他心里难过的紧。 本来一直就想将他们接来建业,只是他也有难言的苦衷啊。 这其中之苦,又岂是外人能道的,也就只有他兄弟三人明白,唉。 果然诸葛亮拧眉有意无意的看向府内道:“嫂嫂她……” 诸葛谨脸猛的一红,二弟的话,让他无颜以对,但是……思前想后,诸葛谨咬了咬牙道:“不要管她,此事我一定要为你做主的。” 就这时,一声不冷不淡的声音扬起:“夫君要做什么主,不能让妾身知道的?” 诸葛兄弟听到这道声音,纷纷脸色微变,其中变的最多是诸葛谨。 只见从府内的拐角缓缓走出一名长的不算美貌,但却一脸精明犀利的妇女,来人淡淡的看了眼诸葛亮,只是微微的点了下头,便把视线冷冷清清的落在诸葛谨身上。 “夫君和二叔站在门口做甚啊?有事为何不回家再议?”她这不咸不淡的一句话,明明就没什么,但却能让人感觉到冷威和讥讽的感觉。 如果仔细看,不难发现她看诸葛谨的眼神带着nongnong的鄙夷和讽刺。而对诸葛亮更加是不冷不热了,没有半点嫂子对二叔的关爱。 诸葛谨看了眼拧眉低头不语的二弟,脸色变青,咬紧了腮绑子,瞪着妇女。 那妇女没有半点怯懦,不分相让的回瞪着诸葛谨。 守在门房的门童怯生生的看了眼老爷跟夫人,生怕波及到自己,但又怕自己不够机灵,反被泱及,赶紧怯生生的说道:“请老爷夫人回府,二公子你也快进来吧。” 那门童瞥了眼低头不语的诸葛亮,脸上说不出来的怪异,只感觉也许在这府中,所谓的二公子,连他们都不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