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春_第九十一章 见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见闻 (第1/2页)

    大周正和元年。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本该是早阳春的时节,但天公不作美,昨夜居然飘了一夜的雪,到今晨放才停下,使得天气显得格外的清冷,如今,天又飘起了小雨,丝丝的飘着,京师的人很不喜欢这种湿潮阴冷的天气。

    所以,今儿个早上,街面的店铺开的格外的晚。辰时快过了,各店家才慢腾腾的开了门。

    不过,南门的码头,却是一片热闹,南来北往的船口都要乖着这个大清早,装了货起程。

    此时,元好撑着油纸伞,带着庸儿和小鱼在南城门外的码头上散步,庸儿还小,他需要成长,不能被拘在宫里,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然,以庸儿现在的身份,让他行万里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元好就跟圣祖太皇太后商量着,每隔几天,带到在京师各处走走,多见多闻,也算是一种历练。

    早上,是码头工人最忙的时段,几人信步而走,不知不觉的就转到了沿河街上

    “咦,那里人有施粥。”这时,跟着后面的马公公指着不远处道。

    元好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的,街对面一家早茶铺子门口场子上,搭着一个粥棚,摆着两口大锅,锅里正熬正粥,锅的边上,排了两队长长的队伍,都是衣不蔽体的难民。

    两个店小二正施着粥。

    “几位客官,吃早点吗?”这时,那早茶铺里一个伙计见到元好一行人过来,便热情的迎了出来。

    “嗯。”元好点点头,随后问那小二:“这些难民都是从北疆那边过来的吗?”

    北疆这两年灾祸不断。

    “可不是,哎,北疆去年又闹雪灾,今年刚刚开春,没想又弄出了蝗灾,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只得逃难过来呗,我们东家见着可怜,便开了这个粥棚,救济救济。”那小二道。

    “可朝廷不是拨了救济粮和救灾银了吗,他们怎么还逃难啊?”这时,一边的庸儿问道。

    那小二看了庸儿一眼,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说话却一本正经的,有些奇怪,不过,他做伙计的,那都是笑脸迎客,于是便回道:“朝廷那点救济粮顶个什么用,一层一层的截留,等百姓的手里,还不够一口吃的。”

    “朝廷拨给百姓的救济粮,谁有胆子截留,不要命了不成。”庸儿此时绷着一张小脸,小小人儿,颇有些威仪。

    “哎,瞧你这孩子说的,天高皇帝远,更何况,当今皇上还是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娃子呢,他知道啥,还不是朝中的官员怎么说,怎么做。”店小二说着,随后却轻轻的打了下自己的嘴巴,嘀咕了句:“呗,我跟个孩子说这些干啥。”

    说着,连忙带着元好等人在靠窗的两张八仙桌边坐好,然后顺溜着报了早点名儿。

    反正这边人多,小梅将店小二报的这些全点了遍,店小二就转身忙活去了。

    庸儿仍然绷着张小脸坐在那里,低着声恨恨的道:“谁要敢截留救灾粮救灾款,我就砍他的头。”

    “这事,庸儿放在心里就成,要办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先要查清楚,不能人云亦云,然后,谋定后动,而庸儿,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元好叹道。

    截留这事情,在朝中已形成了一种惯例和约定,它所牵涉的利益圈子太广了,如今,三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南雅和自己又不齐心,再加上尹随在一旁时刻要拿捏自己,元好现在也是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警慎万分,因此要动这个利益圈子,现在为时尚早,这些人,都是德中帝时的宠臣,根深叶茂,在庸儿的力量没有成长起来前,不宜动手,要不然,反受其乱。

    “嗯。庸儿知道,庸儿现在都用心的跟刘先生学习。”庸儿道,他嘴里的刘先生,正是翰林院的老翰林,一身才学,不在贾国士之下。

    以前,庸儿只是一个小公子,元好教教他足以,但如今,庸儿为一国之君,以元好的本事,是不足以教导庸儿的。这点元好心里清楚。

    她没有天纵之资,只是因为家庭遭遇,为了生存,才步步为营,一步步走到如今,说到底,一切都是逼出来的。

    这时,店小二端着早点上来了。

    元好等人便停了话头,。

    “这是我们店招牌点心,金丝狮子头,几位客官尝尝。”小二边上早点,边介绍着。

    小庸儿看着那金丝狮子头,眼眶有些红了,拿了一个在嘴里咬了一口,然后红着眼眶道:“爹最喜欢吃这个了。”

    “那庸儿多吃一个,帮你爹那份也吃了。”元好为了他夹了一个道。

    “嗯。”庸儿重重点头。

    这时,小鱼却拿了一个放在元好的碗里:“吃。”然后自己捧着一个啃了起来。

    元好轻轻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