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种田忙_第四一八章 战事结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八章 战事结束 (第2/3页)

如桃子啊、李子啊、梨子什么的!对了,爹、娘,咱们还可以弄些山果去卖!”

    “山果?那是小孩子吃的零嘴,谁会要啊?”

    “有啦有啦,师傅说山果比家果好多了,很多都是有药用价值的了,我敢保证山果肯定比种的果子价钱贵还卖得好!”

    老爹赞赏的直点头。娘亲却是一脸无奈的直摇头,云舒不满道:“娘,咱们多开铺子多赚钱不好吗?你干嘛老是不支持人家嘛?”

    “唉,你这丫头,那果子好吃是好吃,可它不能填肚子。说白了就是给大家尝鲜的!要是东西少又稀奇,大家可能会抢着买,可要是那果子都能开成铺子卖了,而且能卖几个月还年年有,那就不新鲜了,到时还有几个人舍得掏钱买这填不饱肚子的东西啊?

    唉,咱们一下子种那么一大片,到时候那么多果子。怎么卖得完哦!”

    提起这个,云舒突然想起省城的事,她眼珠一转,乐呵呵道:“娘,您…还记得几位姑奶奶吗?”

    “姑奶奶?”

    “对了。就是省城那几位,她们不是您的亲姑姑吗?”

    李氏想了一会儿。不解道:“不是说卖果子,怎么突然想起几位姑奶奶了?”

    “呵呵。娘啊,您看这几年咱们日子好过了,外婆身体一直不太好,小健已经成亲了,小康也长大了,咱们何不趁着现在有空,送外婆去省城看看几位姑奶奶?他们从小感情就好,说不定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心情开朗了,身体也跟着好了呢?”

    “这个……”李氏垂眉认真思虑起来,最近这几年外婆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要天气一不好,她的身子就有小半不听使唤,要不是有安夫子的药方,也许外婆现在早已…

    “唉,说的也是,是该让娘出去走走!可是,这里离省城那么远,一路舟车劳顿,就算年轻人都受不住,娘那身体……再说,娘她自己也未必愿意啊!”

    “不会的,娘!要不这样,你先去找大姨二姨和小姨商量商量,你们几个先说好了,然后一起去劝外婆,她们要是有空的话,让她们也一起去,大不了咱们出路费、食宿费。”

    “这个…你大姨要忙农活儿、二姨要开铺子、小姨……”

    “哎呀,娘,您别自个儿瞎猜啊!她们去不去你直接问她们不是更好?到时候你去了,她们没去成,说不定还会埋怨您了!”

    “不会吧?这个……”

    “娘,别想了!正好明天赶集,咱们全家一起进城吧?一来去看看铺子,二来看看二毛,三来您顺道跟二姨、小姨聚聚,直接问问她们的意思不就行了?”

    “这个…好吧!”

    说服娘亲的云舒乐呵呵的跟老爹一起去窑厂,从山顶下山到窑厂约有几百米距离。为免麻烦,云舒干脆鼓动老爹把下山那面斜坡全买了下来,反正按荒地计算才一百文一亩,这么大一片山林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而已。

    算起来,云舒家所有的田地山林果园等等,加起来可能都快超过两千亩了吧,算是个不小的地主之家了!而这山路两旁,云舒又找来木匠,隔段距离便修个亭子、盖间木屋什么的,搞得像个旅游区似的。不过这里没有闲杂人等,而是专属自家的旅游区。

    于是,走路下山成了云舒的一大享受,平时没事的时候她也爱拿本闲书跑这亭子来舒服的泡上一天半天的。

    窑厂那边一切运转正常,现在这里有四个大砖窑,三个烧制红砖,一个烧制青砖。红砖三天能出一窑,一窑一万匹左右,价格开始的时候一文十匹。现在稍稍涨了一点儿,一文八匹,尽管如此,红砖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假设盖一间房子由人力去挖黄泥算上人工费、食宿费至少要五六百文,开凿条石要一两多银子,还需要好长一段时间,而红砖运回去就能用,五六百文的红砖就够盖起一间房子。硬度效果丝毫不比条石差,如此算来自然是红砖划算。

    因此尽管红砖出产率高,却因物美价廉颇受欢迎,经常是供不应求,大多时候那砖还没出窑,就已经有不少人排队等着了!

    而青砖因为烧制难度太高,出窑率低。价格一直是红砖的十倍以上。但青砖的好处优势也非常明显:好看、耐用,因此青砖非常受地主或大户人家的欢迎。所以这青砖虽然一个月才出两三窑,实际上却比红砖还赚钱。

    整个砖窑算下来,除去人工费、成本费等,一个月净赚至少能有三四十两银子。云舒家的庄园前两年的开支基本都依赖于这个窑厂,因此爹娘对它都分外重视。特别是老爹,每天不去转一圈,心里都不踏实。

    也许是经常泡在窑厂的关系,现在窑厂那一系列的工序,老爹都清楚得很,从选料、和泥到制作砖胚、上窑等等,他全都能做,甚至比任何一个工人都干得卖力。

    但老爹并不会因此责备工人们不卖力或者克扣工资什么的。相反云舒家窑厂工人的福利待遇却是附近十里八乡最好的。用工契一点儿不苛刻,工资比其他窑厂都高,不用黑工、童工,没有监工,不毒打工人。住的是砖瓦房,每顿荤素搭配。米饭任你吃。

    因此,云舒家砖窑的口碑是非常好的。这里生意能这么好,跟这个也有很大关系。当然生意好了自然有人眼红,也曾经有人来这里做过卧底,学会了就回去自己开窑厂,为此老窑曾发了好一顿脾气,强烈要求云舒送进窑厂来的工人必须是签过卖身契的。

    现在窑厂负责核心事务的工人基本都是老窑自己选的,并签过卖身契的,外面招的工人一般只负责搬运或打杂。如果有谁不知轻重、问东问西,立马就能被老窑撵出去。

    说起这个,两年前二姨曾来找娘亲,硬要把二姨父塞进窑厂来。可他才来三天不到,就被老窑给打了出来。老窑亲自找了娘亲,气哼哼的放狠话:“你这妇人不知轻重,弄些邻里亲戚进来,想把窑厂搞垮还是怎么的?要这样早说,还我卖身契,我自个儿走人了!”

    娘亲自知理亏,红着脸道了歉,老窑这才气呼呼的回去,窑厂因此放假大半个月。自那以后娘亲再不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