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7 咱们格格 (第2/3页)
慈善组织并非商业组织,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的慈善募捐,而不是要自己挣来的。这一点尤为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在心,并传达给更多的负责人知晓……”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了水稻种植园的稳定出产,我们才能够更多的救助难民……若是有一日,再不会出现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的状况,我们的水稻种植园,就到了该关闭的时候了……” 最后,南乔又道:“至于其他种类的种植园,若是有人感兴趣,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运作。我本人和十八爷,就准备同时也购买两个小型的种植园,尝试种植香蕉试试看……同时,也不避讳地告诉大家,我已使人收购了共十万斤的香蕉,准备装箱乘海路往北方走,想必能够小赚一笔的……” 众人都笑。 在南方,几乎是遍地金钱。 一般的老百姓想做生意并不容易,有官啊税啊的,各种麻烦和搜刮,难有所获。但对于南乔十八阿哥这样的特权阶级来说,想要挣银子,实在算不上什么困难之事……就像这香蕉蕴含的巨大利益一样。 …… 京城。 早春的风依然冷冽,屋檐下有冰溜子悬挂着,在阳光中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前几日又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场大雪,让整个北京城裹在银装中。屋外哈着气的人们似乎看见有春天的脚步曾经走近过,然后又怯怯地走远了…… 九阿哥府。 白雪覆盖着苍松,红梅傲然吐蕊。 这本来是一副赏心悦目的雪景图,但在座的两位阿哥却无一人有欣赏的心情。 “这雪,真**的厌烦!这都进二月里了,下起来没完没了了?”九阿哥仰头灌下了一盅酒,神色间全是恼意。人入中年,那美丽的桃花眼似乎也有了风霜。 “这是大灾。若是冬麦冻死,春麦过了播种时节,这老百姓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八阿哥端起自己的酒盅,小抿了一口。 “这不是有慈善堂吗?倒要看看他们能不能变出粮食来!”九阿哥嗤笑一声:“什么仙女转世!她也不过是一个小丫头片子罢了!我呸!” “九弟,不许这样说!”八阿哥沉声道:“慈善堂是个了不起的组织,只可惜我们一开始就被排斥在外了……”然后他又看了九阿哥一眼,淡淡地道:“你恼的,怕不仅仅是他们的好名声吧?我说,咱们如今缺的并不是银子,又是这个时候,多少收敛一些……” 八阿哥说的没错。 九阿哥恼的,并不仅仅是慈善堂在百姓之间赢得的好名声…… 以往赈灾赈灾,他总是能有手段将赈灾的粮和款扒拉一大半到自己怀里,又或者能掌握各级大员的贪污证据,又或者能够让某些犯错的人免过责罚,以后都变成他们的人……而现在,由老十七那六亲不认半点道理人情不讲的,同慈善堂一同处理赈灾之事,让他连毛的好处都没有捞到一根! 两者相加,让他如何不郁闷难忍? “我不甘心!”九阿哥又灌了一口酒。 然后他看着八阿哥,桃花眼中有些红丝,低声道:“八哥你当真以为我们不缺银子?八哥啊,你心中难道不清楚,我们每年每个月的,花钱跟流水似的?那些个蛀虫,你不用银子喂着,能使唤的动他们?” 八阿哥沉默。 很有一会儿,他才轻声道:“九弟,我在想,是不是该改变这种情况?这样喂出来的臣子,实在是无奈又无用。而且,你也知道,自打那一次议立储之事,有半数的大臣支持我,已经让皇阿玛恼了……” “现在?”九阿哥仿佛像是听了好笑的笑话一样,奇怪地看了八阿哥一眼,闷声道:“晚了!八哥,你再想改变什么,我们再想改变什么,都晚了!你觉得养着那些大臣,让皇阿玛忌讳了,想撒手了……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养了他们那么多年,突然间不养了,那些大臣会如何想?他们会想,是不是八王爷想要对付他们了?这样一想,他们就会倒戈!” “那样的结果,是我们谁也承受不起的……”九阿哥长长一叹,闷了一口酒,又说道:“再者,除去那些人,我们这边,还能剩下几个支持者?剩下的这些人有没有用?而八王爷你……” 九阿哥仿佛有了醉意,他扶着桌子嗤笑道:“您除了有那些人吹捧出来的一个‘贤王’的名号外,您又有什么?您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儿没有?没有。您提出过什么不错的政治方针了没有?没有没有,统统没有。您不是四哥,四哥他这些年做了多少实事!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办事能力!八哥,您不是四哥啊!” 八阿哥脸色一青,紧紧地捏着手中的酒杯。 好半晌,他才说道:“九弟,你喝醉了。” “呵呵……”九阿哥伏在桌子上,端起酒壶仰面灌了好几口,才摇摇晃晃地将酒壶搁在桌子上,呵呵笑着呢喃道:“我醉了……我是醉了啊……” 八阿哥出神地看着亭子外,好一会儿,才轻推了一把,低声问道:“听说那丫头在广州被人袭击……是不是你派人做的?” 九阿哥似乎有些神智不清,嘟囔道:“不是……若是我,那丫头不死也得脱层皮……怎么还会好好的在外面蹦跶……” “不是你,也不是我,那会是谁?”八阿哥又问。 总不能是四哥那些人做的……或者会是太子?三哥? 九阿哥嘟囔,道:“你问老十四……这样的蠢事,只有他能干的出来……” 一阵冷风,夹带着屋顶上的雪沫儿,从大街上盘旋而过,钻进了八哥的裘皮衣领,让他心中一凛。 “油炸香蕉啦!又香又甜得炸香蕉啦!南洋来的香蕉,只要二十文一根嘞……” 热情又新鲜的吆喝声引起了八阿哥的注意,他抬眼看见街边的冒着热气的小摊子,走了过去。 “这位大娘,瞧你家的娃儿多高兴……二十文买一根南洋来的特产,值!”小贩热情洋溢地弯腰递了小男孩一根香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