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为难 (第2/2页)
说,他们的关系相互早已心知肚明,无须再做这种多余的掩饰了? 顾晚晴面‘色’不善,喜禄却似没有见到,领了她们住朝霞宫主殿而去,青桐与冬杏在主殿前主动停步,宋mama却一直跟着,喜禄瞥了一眼,也没有多说,任她跟了进去。 进了主殿后,顾晚晴便见一身常服的镇北王倚在西侧暖阁的贵妃榻上,面容‘精’致雍容华美的刘侧妃轻搭着榻脚而坐,手中拿着如意锤,正轻轻地为镇北王敲打腰背。 除了他二人,暖阁内还坐着几人,其中一个是袁摄的正妻季氏,其余两个年纪小一点的顾晚晴并不认得,她们三个都低头看着手中书卷,聚‘精’会神。 喜禄走到贵妃榻旁还未开口,镇北王便挥了挥手,他的眼睛仍是合着,并没有让顾晚晴进来的意思。刘侧妃看着暖阁外的顾晚晴歉然一笑,继续敲起如意锤,将顾晚晴彻底晾在那里。 这是在表示不满么?顾晚晴并不着急,与镇北王也没那么多话说,就在外面安心等着,反正都是在殿里,无风无雨的,站一会又有什么? 当下她便不再理会镇北王,也无视了季氏与那两个‘女’孩探究的目光,目光一会飘到墙上的书画上,一会转到摆设的屏风上,每一样都细细地看,越看,越发感叹古代劳动人民手工之‘精’湛,就连脚下的地砖都光洁如镜行之有声,不过这还不是极致的,她以前去过太子东宫,那里的地砖不止光洁,且呈金黄‘色’,便是传说中的金砖,制作流程可谓繁复至极。 “不知所谓” 顾晚晴正在这感叹着,一声低沉冷喝唤回她的注意,她无须抬眼也知道镇北王终于“有空”理她了,也不计较他的话,步入暖阁中盈盈拜倒,“媳‘妇’顾氏见过王爷、侧母妃。” 行如流水,不焦不躁,镇北王微眯了双眼,细细地打量着顾晚晴,两个月之前她见到他还会紧张,眼中偶尔还会见到忿‘色’,可今日,她分明抗命在前没有即时入宫,又遭冷遇在后,怎能还会如此淡然?看来出京这些时日,倒长进了。 顾晚晴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直到刘侧妃代为开口,她才直起身来,礼节不差一点,跟着又与季氏和那两个姑娘相互行了礼,便退至一旁,不说、不问,倒像没她的事一样。 镇北王本就看她不顺眼,此时难免发怒,“林婉是七王妃的亲眷,跟你出去短短时日便死于非命,你倒说说,该如何向七王府‘交’待” 他不问她直接回王府一事反而上来就说这事,就是想杀她个措手不及,可顾晚晴眼睛都没眨一下,仅是偏头看向他的方向,“王爷言重了,林婉是随抚军大军一同南下,又于回京之时遭遇叛军,不知与我有何关系?为何要我与七王府‘交’待?” 之前她怕他,是因为他冷血无情又手握重权,与其说她怕他,不如说她怕的是他手中的权柄,凡人敬畏权势是极为正常之事;而现在,知道他对袁授做下那样的事,她早视他为敌人,面对敌人,她可以怕,却不会再退缩。 “袁授为抚军总督,你既为天医又是世子侧妃,对‘女’眷理应多加照拂,林婉提议回京,你不拦不劝,才酿此大祸,还敢说自己无辜?” 真是讨厌,一看到她,镇北王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临阵替换新娘一事,他的一生少有失误,那件事便是极少的污点之一她还敢在他面前侃侃而谈?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但顾晚晴没有立时反驳,她要抗争不错,可不能蛮干。 略顿了顿,顾晚晴才道:“林姑娘生前曾约世子与偏远树林一见,世子并未赴约,之后林姑娘便极少‘露’面,后来更劝动了刘思‘玉’刘姑娘一同返京,刘姑娘的大哥刘造亦同行,孙将军派神机营护送,不想还是出此惨剧,好在刘姑娘毫发未伤,算得万幸。” 划浑么,谁不会?不过顾晚晴已经觉得腻了,这镇北王怎么说也是将得天下之人,怎地心眼这么小,一定要针对她?正想着,一个高瘦身影自她身边大步走进暖阁,行至她身前两步停下,与镇北王道:“重惩世子之令已快马发出,抚军中人擅自返京,世子失察,鞭承五十;林氏遭难,损军折将亦因此而起,加惩三十;世子擅自离军,又惩五十,计一百三十鞭……” 来人侃侃而谈,顾晚晴听着双眼发热,险些就要为其辩解,可在最后关头又生生忍住,指甲死掐着掌心让自己不要冲动,镇北王早有安排,却又有意引自己说话,不正是想看她大惊失‘色’的样子么? 定了定神,顾晚晴的目光转至身前那人,那人也正巧偏头看她,目光相碰,那人轻轻一笑,回头又道:“父王,可是重了些?世子之前已被勒令思过了。” 还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顾晚晴收回目光,盯着自己的鞋尖默不作声,罚吧,有她在,她倒要看看,镇北王和他这个好儿子,还能再亲厚多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