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回 崔家倒是聪明 (第2/2页)
心下不喜,冷冷道:“父亲早些安歇,儿子明日一早还要上朝。崔氏尚在,一切言之过早,此事日后再谈也不迟!” 高相爷看着儿子变脸离去,眼色一暗,长长的叹了口气。 …… 张义静静的立在御书房里,低垂着脸,一动不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御座上的人终是搁下了御笔,懒懒的动了动四肢。 张义忙上前把早已冷了的茶换了热的来,笑道:“皇上,四更了,该歇了!” “不忙。听说崔家老大进京了?” “回皇上,消息说昨天晚上的进的京,在客栈对付了一宿,第二日才去的高府。”张义忙道。 皇帝轻轻一叹:“朕倒是很想见见这位崔家大名鼎鼎的人物。” “皇上万尊之躯,想见谁,谁不都得感恩戴德。别说是个小小的崔家,便是魏,岐两国的皇帝,只怕都觉得是莫大的荣幸。” 皇帝食指轻轻一点,笑道:“你这张嘴啊……听说崔家带了两位姑娘进京!” 张义心头一颤,额头渗出密密的冷汗,斟酌道:“回皇上,确是带了两位姑娘进京。不过并非嫡出,乃是从宗族里挑出来的旁枝,听说相貌也很平常。” 御书房一角的铜制香炉中烟雾袅袅,皇帝的脸在阴影里显得晦暗不清。 张义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不敢多言半句,只身上的冷汗已涔涔而下。 静默片刻后,皇帝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这个崔家,倒是聪明!罢了!” 张义仔细琢磨这话中的深意,头垂得更低了。 “走,陪朕到皇后宫中转转,这几日忙着政务,冷落她了!” “奴才遵旨。皇上不歇下,娘娘肯定是不会歇下的,这会怕已是备好了宵夜,等皇上过去呢。奴才这就派人先去通传。” 张义麻利的打了个秋千,随即走出了御书房,唤来贴身的小太监张一,轻轻在耳边叮嘱了几句。 末了,张义挥了挥手,几个小太监眼尖的纷纷四下散去。 “告诉娘娘,皇上说崔家倒是聪明,末了还有‘罢了’两字!” 张一点了点头,一溜烟的跑进了夜色中。 …… 十二月初三,连下两天阴雨后,老天总算放了晴。 雨水洗涤过的天空,蔚蓝如海。 离京城两百里外的官道上,缓缓驶过一马一车。 马上之人一身素白织锦长袍,身姿挺拔,丰神如玉,他侧头向马车望去,俊脸微微一笑,阳光洒在他白皙的脸庞,恰如三月春风拂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师弟,你觉得这首诗意境如何?” 说话之人,正是醉仙居掌柜,一身男装打扮的骑在马上的林南姑娘。 林北半倚在车内,右手抚狗,左手持书,正看得出神,听得问话,半晌幽幽道:“一般!” “怎么会一般呢,昨儿个李书生当着青青姑娘的面,吟诵了这首诗,青青姑娘直夸是好诗!青青还说,能吟出这种诗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后来?” “后来青青就把李书生客客气气送走了!我还奇怪呢,怎么两人谈笑风生了半天,小酒也喝了,小菜也吃了,居然没成好事。那李书生长得还是很俊的,比那些个油头肥脑的人看着顺眼。” “吟错了诗!” “吟错了诗?” 林南蹙着眉往深处一想,便明白此话何意。心下替李书生好一阵惋惜。好好的吟什么酸诗,吟就吟罢,还吟什么屋贫,柴门?最计较金钱的花柳地,开不出无瑕花。 林南一双丹凤眼微微向上飞起,故意含笑道:““那你吟首好的来!” “没兴趣。!” “那师弟对什么有兴趣?今日天气难得放行,你让我一个人骑马前行,也忒无趣了些,不如咱们师姐弟俩一道踏马前行如何?” “怕晒!” “要那么白做什么?你又不是小白脸!” 林南等了半晌,车里之人始终没有答话。她媚媚一笑,只觉万事顺遂,神清气爽。 最近林南不知何故,一连瞧了几场香艳的rou搏战后,浑身浊气尽散,脑子变得清明无比,常有神来之语把棺材脸气得半天不说一句话。要知道,平日里只有他噎她的份,常常幽幽吐出一句话,能把她气个半死。 如今南风压倒北风,她着实得意了两天。 “师弟,你还记得那个叫海棠的,就是高相爷的相好,被人抓jianian在床的那个。啧……啧……啧,你还别说,真真是够味。只几天时间,人家便成了万花楼的头牌了,连青青都比不上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