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五章 小人 (第2/2页)
王带着财宝与贵族逃到了大唐边境请求庇护。大家也就更觉得小公主是天赐福星,本来边境守军都严阵以待着,一边派人传回消息,护送这些家伙进京,一面固守关隘,等着朝庭进一步的指示。 三位大王本来以为他们一到京城,李治就会派兵平定叛乱,再送他们回去,一个个的把条件开得好好的,什么永尊大唐为主这类不要钱的话说得刚刚的。 李治和朝臣除了安慰之外,就还是安慰,反正说话又不要钱。 于是这些人有点慌了,疯狂的给朝臣送礼,段家也有,而且一点也不轻,现在人家也是做了调查研究的,他们发现自从大唐有了这位段大人之后,所有来大唐学习的留学生们日子都变得不好过起来,除了儒学、五经四义、之外,其它的不再教了,以前想学什么学什么,大唐还给补贴,现在交钱也不给学。想去世面上买书自学,那也是不行的,更不要说带回本国。 因为段大人说了,这些技术类的书籍流到外族手中,就是卖国行为,所以谁愿意背上一个卖国贼的骂名? 大家也不会因为他的官职小而轻视于他,送的反而是最重的。他们好像觉得段大人只怕是最恨外族的。 段断这次没退,学着韦小宝当殿展出,告诉李治这点小恩小惠是收买不了自己的,他全部上交,支援国家建设。 李治却不如康熙敞亮,人家笑mimi的收了,气得段断回家直骂娘。但因为段断的当众亮礼的行为,让其它人坐不住了,一是想着有气,人官那么小,还得这么重的礼,红果果的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嘛,老子又不缺这点玩艺,你不是寒碜人吗? 于是大家也都上交了,一至把三小国的元首们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李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东西收回国库,转头把三人叫到大殿里,话里话外的敲打了一番,你们逃过来了,就好好的待着,大唐自然会保你们平安,至于说你收买大臣这是干什么?难不成想鸠占鹊巢? 吓得三位低头请罪,也自恨倒霉,自己真没做什么啊,怎么这位段大人这么恨自己们?现在好了,财宝去了大半,从刚刚大皇帝的口中也知道,他们不想管他们内部的事务。所以他们也在等着结果,只是想想这个结果会是他们所想要的吗?若是等三国内乱平熄,那么大皇帝承认他们的地位怎么办?三位一个个忧心忡忡。 “陛下想围死他们?”武MM从内殿走出。 “叛乱是国内无粮,而贵族不肯开仓放粮,可是贵族们能有多少粮食?等着吧,肯乱呢,只要围死,三国之间就得打起来,贵族们死光了,百姓们又不识字,没有谋略,用清扬的话说,用时间换空间。 “不怕突厥趁火打劫?” “已经预先埋好了炸药,只要敢动,炸得他们再不敢出来。”李治笑容满面。 “明明都是书生,想的法这么阴毒。”武MM摇头叹息,想想段断那阳光的脸,怎么也想不出这小子会出这么损的招。 “他说‘非我族内,其心必异。不一次打死,后患无穷’。” “他让依依来说,他现在喜欢玉,让您看着给,前汉后汉的无所谓,大点的,美一点的,他都喜欢。”武MM一脸无奈。 李治脸扭曲了一下,却最终哈哈大笑起来。 当初三国送礼的事,他知道了,还以为段断会像上次那样退了,结果他收了,李治还觉得很诧异呢。结果一早他运着东西来了。说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结果自己笑讷了,段断那脸臭得能滴出水来。再见他时,竟然说自己不敞亮,他给了一个多好的机会给他收买人心,直接说,清扬忠心可嘉,这东西当朕赏的就是了,再说一句,三国所送各位大臣之物也不用交回,只呈上礼单,交由内务府造册,算为御赐。一次帮他把人情全做了。结果倒好,让国库发了财。 “你说他气不气人,又要交,又舍不得,真真的小人也” “真小人总好过伪君子,至少他也不打算当名臣良将,就喜欢财帛之物,由他就是了。”武MM笑着摇头,的确是太像清扬做的事了,想来让依依进来讨赏,是交礼之后的后续。 “以朕看来,他就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真小人就该把礼收了,藏在家里,然后继续骂三国,朕也不能真的把他怎么办吧。” “若清扬这般了,陛下只怕就该害怕了。”武MM卟的笑了出来。 “朕是不惯他这毛病”李治跳着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