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张弛回京 (第1/2页)
龚阳和阿福茫然地对视了一眼,“蔬菜大棚?” “对。”叶知秋怕他们听不明白,尽量把话说得浅显易懂,“把油绡覆盖在图上画的墙体支架上,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这样冬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种菜了。” 龚阳是聪明人,结合她的话,对着图纸细一琢磨,就将蔬菜大棚的原理吃透了七八分。 阿福前半部分听得糊涂,后面部分却听得很清楚,“冬天种菜?!那……那咱们不是要发财了吗?” “不愧是生意人,一语中的。”叶知秋朝她竖了一下大拇指。 阿福激动得小脸通红,“我之前还犯愁,咱们这个冬天要做什么呢。这下好了,又能卖菜了。” 龚阳也很兴奋,“叶姑娘,这蔬菜大棚的事情,你不能再跟我详细说一说?” “光说多没劲?走吧,一边干活一边说。”叶知秋笑着招呼。 “知秋jiejie,干什么活儿啊?”阿福不明所以。 叶知秋弯腰抱起一匹油绡,“当然是盖蔬菜大棚。” “啊?现在就盖?”阿福有些吃惊,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在这儿盖?就我们几个人?” 叶知秋被她逗笑了,“傻丫头,我是要先盖一个小的试验棚,看看这油绡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然后再去找徐师傅改进。” 虽然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良,这油绡的质量已经很接近塑料薄膜了,但是理论还是要用实践来检验的。 眼看秋收就要到了,必须赶在翻地之前将蔬菜大棚的准备工作做好,然后加紧盖棚播种。这样的话,第一茬大棚蔬菜差不多就能在年底上市了。 试验棚不需要盖得太复杂,叶知秋选了最简单的拱架式大棚。用木桩和竹竿做成棚架,再在外面覆上油绡。主要劳动力是她、龚阳和阿福,多寿也时不时过来帮忙。 早起晚睡地忙了两天。一个小型蔬菜大棚诞生了。深翻施肥之后,分畦种了几样喜热、生长期短的绿叶蔬菜。 这之后其他人闲了下来,叶知秋却忙得团团转。日夜盯着棚子,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通风换气,调节棚内的温度,将发现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寻找解决的办法。 半个月下来,她整个人清瘦了一圈。整天待在外面,皮肤也晒黑了许多,可谓又黑又瘦。以至于闻苏木相隔多日再见到她,吃惊不已,非要给她诊脉,看看她是不是生病了。 阿福也很心疼。“知秋jiejie,你告诉我怎么做,我帮你盯着,你休息两天吧。” 叶知秋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我不相信你。有些事除了我谁也做不来。” 因为没有温度计,她只能靠多年的经验和灵敏的感觉,用身体去体会,从而判断棚内外每个时段的温差。再根据温差、面积、高度以及蔬菜的活跃度,推算出油绡的保温效果。 见阿福一脸担心的表情,便安抚她道,“放心。我没事。现在多辛苦一点儿,等咱们的蔬菜大棚正式盖起来,就能少辛苦一点儿。” 阿福看过叶知秋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和奇怪的符号,根本看不懂。心知她所说不虚,便不再提这件事。转了话题道:“知秋jiejie,刚才我跟龚阳大哥做月底结算来着,你猜猜我们这个月赚了多少钱?” “多少?”叶知秋配合地问道。 “这个数。”阿福笑嘻嘻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叶知秋眼睛微微一亮,“一百两吗?” “不止呢,净赚的银子就有一百两。加上囤下来准备冬天和来年春天卖的罐头。差不多有三百两呢。”阿福振奋地握了一下拳头,“卖了这么长时间罐头,到现在才觉出是真的赚钱了。” 叶知秋估算的是二百两,没想到足足多了一百两,也很高兴,“能赚这么多钱,看来咱们的罐头礼盒功劳不小啊。” “可不是吗?咱们秋元节送过去的礼盒,没几天就卖光了。”说起这件事,阿福颇感惋惜,“早知道礼盒这么赚钱,我们真该多做一些。” “你这丫头,一看到钱,就把我说的话都忘了。”叶知秋嗔了她一眼,“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物以稀为贵,不能贪多。你掐指算算,清阳府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将近六百文一盒的东西? 我们卖出去的那些礼盒,已经让那个消费阶层的市场需求接近饱和了。再往外输送,不但卖不了多少,反而会造成购买疲劳,伤害消费潜能。 这就跟你吃东西一样,再好吃的东西也要适量而止。吃得太多,就没了滋味,伤了胃口,再吃只会感觉恶心。 反过来说,你今天吃点儿,明天再吃点儿,那好滋味就会一直保持下去,不断唤起你想吃的欲~望。肚子不饱,还能吃别的东西。 比如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